1
地市看房团,刷屏了朋友圈
这两天的我朋友圈,被某房屋中介机构的一位大哥刷了屏。他近段时间差不多每天都要去地市组织看房团来郑州买房。尽管过了五一假期,看房团的态势依然火热。
有数据显示,郑州超过8成的房子卖给了非郑州户籍人口,其中绝大部分又是省内其他地市的人群。
真是奇了怪了,现在地市的人都那么有钱?
这个数据是否真实,不得而知。但是,如果仔细的筛一筛身边的亲戚朋友,也许你会发现在郑州买房的人,还真不少。
我一个朋友是南阳的,姐弟三个。今年4月份,她和她老公两人在兴隆城买了一套新房,没过几天,她妈在兴隆城同一单元,也给她弟弟定了一套,就在她的房子楼下。差不多同时,她二妹一家在中原区买的茜城五月天的二手房也完成了过户。姐弟三人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在郑州都有了房子。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因为工作、生活或投资等因素,选择在郑州购房、定居。
根据郑州房地产协会等相关机构发布的公开数据,以2019年3月为样本,分析可以看到:
郑州市户籍人口仅占郑州购房人比例的12%,各郊县在郑州买房的人口比例为13%,两者相加仅25%,而省内市外的人口占比接近7成,还有7%的外省人口。
最新的数据表示,仅3月份郑州域外群体购房17535套,占总销售套数23585的67.1%,较上年同期增加8个百分点。这些购房者的来源以省内市外为主,还在以每年接近10%的比例在增加。
2
越来越多河南人在郑州买房?
什么让越来越多河南人,选择在郑州买房?答案很简单,谁让郑州是河南省唯一的大城市?
你要是能买北上广深,那么赶快!如果暂时不能,作为河南人第一选择应该是郑州。
一 城市资源的吸引力
买房子就是买这个城市的资源,买的是它的教育,医疗,交通等配套。郑州几乎集中了全省最好的资源,省内最优秀的人才都想尽办法扎根郑州。
在郑州置业者里有不少是“教育移民”。数据显示,2009-2014这五年间,在农村地区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减少了1676.7万人,其中小学减少了6.16%,初中减少了19.41%。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了农村,使得农村基层教育在资源分配中更加被边缘化。更多人相信郑州优质的教育资源,可以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即使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也有一部分人为了下一代能够实现阶级跃层,不惜重金在省会置业。
二 省会郑州的房子更具金融属性
虽然郑州和三四线城市造房子,在硬成本上实际是一样的,但是收益却截然不同。目前地级市分化日趋明显,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未来至少能够跟得上通货膨胀和M2的增速。
三四线地级市和非热点县级市,只能买自住房。小地方,人口外流,优质高收入人口都走了,将来房子连变现都存在问题,更不要指望什么收益了。这类地区不适合任何战略投资,未来房屋更多是作为消耗品,而不能赋予任何金融属性。
三 地市级城市与郑州房价差缩小
棚改货币化政策,让不少三四线城市的居民,有了大量闲置资金。这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三四线城市房价的上涨,如洛阳、开封、南阳等地不少项目房价已过万,甚至更高,与郑州房价差越来越小。
在软硬件配套都与郑州相差甚大的情况下,有置业需求时郑州成了很多人的首选。以年轻人的发展机会为例,比如做IT的,河南的年轻人要么去北上广深或者杭州这些城市,要么只能去郑州。三四线城市里为数不多的几家大企业,基本上是制造业、商业这些,需要的工人较多,走出去的大学生很少去做这些。
3
未来郑州的房价的潜力在哪里?
郑州作为国家级中心城市,新一线城市,中部核心城市,河南省会,日渐提升的区位优势和强大的资源、人口吸附能力等,不仅吸引了大批省内人在郑州置业,还吸引了不少外地的投资客。虽然,郑州的房价不低,但在不少外地人眼里郑州无疑是一块价值洼地。
一 人口优势
根据郑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发布的数据,郑州市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比例为1:1.3。保持这个比例稳定,截止到2018年年末,郑州常住人口达到1012万,其中郑州市区流动人口的规模为326万。
十二五”期间,郑州市是全省人口净流入地区,净流入人口达185万,外省流入河南人口中的63%左右流入到郑州市,省内流动人口中的76%左右流入到郑州市。
另外,郑州有58所高等院校,在校学生达118万人。每年至少有十余万毕业生留在郑州。
人口是房地产的原始动力,只要是有人口流入,房地产发展的就不会停滞。
二 GDP过万亿,第二、三产业比重提升
数据显示,初步核算,郑州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143.3亿元,比上年增长8.1%;经济总量在全国城市中居第16位,比上年前移1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47.1亿元,比上年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4450.7亿元,比上年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5545.5亿元,比上年增长8.3%。
GDP保持高速增长,城市活力和发展迅猛,会产生强大的吸附能力,也会提供更好的公共资源。第三产业比重增加,城市的功能性越强,发展越成熟。
三 供地持续增加,库存全国末位
数据显示,郑州从2014年到2018年间,除了2015年因全国范围内的去库存政策影响,供地数量有所下降外,基本呈逐年递增的态势,即使,2018年楼市遇冷也不例外。另外,4月24日,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一季度《中国百城库存报告》。据报告统计,截至3月底,郑州的库存去化周期为2.6个月,属于应加快供地的行列。
城市要有持续不断的土地供应,这样房地产市场才能维持正常运转。库存越小的城市,越适合入手,投资价值越大。
四 国家中心城市,战略格局重要
郑州地处国家“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中陆桥通道和京哈京广通道交汇处,是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依托中原经济区广阔腹地,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拥有郑东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平台,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除此之外,郑州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是我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和内陆进出口大市,具有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的先天优势,
郑州未来的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国际航空大都市、世界文化旅游名城、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根据规划分别为,“一主、三区、四组团、26个新市镇、若干新型农村社区”的新型城镇体系。
城市的定位决定城市的凝聚能力,城市规划关乎未来的居住环境。两者相加,房产未来的增值可以预期。

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当前进入了大都市圈和城市群时代,越来越多的城市放宽了落户限制,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如北上广深等特大城市和郑州一样的大型城市是多数年轻人将来的工作地和居住地。
作为河南人,即使你不来郑州生活,你的孩子大概率还是会来的,提早在郑州给孩子准备套房子,你和你的孩子未来也许会从容很多。
备注:文中所用数据与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