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strong,钱市虚胖,买房还是不是更好的选择?


真二网  莫名


不唯物,不唯心,但是,自古以来,房子的的确确一直牵动着中国人的心。


杜甫的茅草屋是出了名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老杜同志身居茅屋,却还在想着他人的住房问题,也是够心疼人的。


韩愈这样的高官(官至京兆尹,相当于首都市长,还兼任吏部侍郎,相当于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的话题也离不开房子:“始我来京师,止携一卷书。辛勤三十载,已有此屋庐。此屋岂为华,为我自有余。”他老人家奋斗了三十年,才买了套不算很好的房子。


“我有一个梦想”白居易高呼着,然鹅,“游宦京都二十春,贫中无处可安贫。长羡蜗牛犹有舍,不如硕鼠解藏身。”二十年,老白才实现了“居易”的梦想。

北宋王禹偁在《小畜集》中写道:“重城之中,双阙之下,尺地寸土,与金同价,非熏戚世家,居无隙地。”意思是说京城这房价啊真TM贵,寸土寸金,如果不是大BOSS,根本买不起。

“嗟我来京师,庇身无弊庐。闲坊僦古屋,卑陋杂里闾。”欧阳修即使到了中央工作,还是租住在陈寨、庙里之类的胡同里。你看,名人都不例外,况百姓乎?房子自古就是一个谈不休论不完的话题。


而中国人也在买买买房的道路上纠缠不休。

 

坚挺的调控


如果说古人买房只是单纯的是为了居住,为了实现安居梦,那现如今的买房的动机可就复杂多了,安全感、面子、资产配置、资源享受……


而,不买房的借口只有一个,那就是qiong。


有需求就会有供给,有供给便有交易,有交易就是市场。


哪里有什么纯净的市场经济!在这个带动GDP近20%的房地产行业,怎能少的了ZF的手。


曾有业内人士直言,房地产市场就是一个政策性市场,市场热了,大街上随便拉个人都会卖房子,ZF不让你卖,再高明的营销手段也没用。


上上下下,松松紧紧,房地产在政策的摆布下,潮起又潮落。而这一轮似乎格外的坚挺。从2003年至今的14年时间里,ZF出台房地产相关的宏观政策达46次。


2005年3月


国八条出台——调控上升到政治高度(旧国八条)。


2006年4月


房贷利率再次上调——调控卷土重来。


2007年9月


9·27房贷新政——标志2007年新一轮调控的开始。


2008年10月


政府四万亿救市,放宽二套房。


2009年12月


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征免时限由2年恢复到5年。


2010年9月


史上最严厉房产调控政策。


2011年1月


国务院常务会议再度推出八条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新国八条)。


2012年7月


各大银行贷款利率陆续恢复85折,房价又开始近一年半的上涨之旅。


2013年3月


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2014年3月


“9·30”房贷新政,对拥有1套住房并结清贷款的家庭,第二套房贷可按照首套房贷政策执行。


2016年10月


全国多地重启限购令。


迄今,本次调控各地继续加码,已经有近55个城市,启动了160余轮调控,很多省份已启动了多个城市的调控。


而郑州自16年10月2日调控开始,已经成为6限城市,成功晋级调控严厉程度的第一梯队。


然鹅,这还不算,连开封都已经加入调控阵营。戏剧性的是,开封出调控的第二天,平原新区拍出了地王。


难道?!……


调控年年有,今年更严厉!只是在这一轮轮的调控中,房价也是一节节的拔高。


wxid_z8xmaexoq4zd21_1495101785167_68.png


总结一下:


需求不因调控而减少,城市的聚集效应依然很明显;


好东西才会被限制,烂大街的有谁要?


调控与普通人关系不大,毕竟炒得起房的不多;


投资渠道得不到解决,房价继续上扬,调控还将继续。


指望调控降价买房?没门!


央妈的决定

 

 5月12日,央妈突然出手,狂撒4590亿麻辣粉(MLF中期借款便利),让各分析机构、财经媒体、经济人士找到了久违的话题。


有专家解读央行大放水,货币贬值,房价将继续上涨;有学者认为就是一次正常借贷便利,时间长了点,数额大了点;有机构说是解救股市、银行、金融机构。专业人士尚争论不休,我等小老百姓自然更是看不懂央妈的行为。


但我们知道宽松的货币政策、流动性的宽裕无论是对房市的推高,还是股市的提升都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可是,本次大规模超严厉的调控情况下,央妈狂撒钱,就让人一头雾水了。


不管央妈意欲如何,房价依然稳健如故。


央妈放水,乐坏了银行、股市、金融机构等,当天股市立即走出了一个深V。


至于楼市,笔者想说的是:


土地财政,企业买单,央妈撒钱,企业乳汁;


开发商不差钱,不会因你的不买房死翘翘;


央妈放水是维稳,楼市限购也是维稳,目的一样,手法不同;


通胀是一定的,只是虚胖多少的问题。


郑姆斯特丹不相信眼泪

 

“越来越多的人正在越来越近距离地聚集在大型的城市地区。”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爱德华·格莱泽《城市的胜利》

 

聊完了调控,说完了央妈,回过头来聊聊我们的大郑姆斯特丹。


2009年,强哥毕业于郑州一个不知名的专科学校,学历不高,又没什么专业技能,只能做业务,从此强哥混迹科技市场。


生活上租住柳林,算足水电费不足200元,当然,后来房租不断上涨。农村出来的强哥懂的节约,总体生活成本并不算高。


工作中,无论严寒看酷暑,春夏秋冬,强哥一直是公司里最努力的一个,从最开始的发货、送货,到后来的谈判、签单,强哥熬走了公司的一批又一批的业务员。


2013年的强哥已经是公司的部门领导,也有了谈婚论嫁的女朋友,买房成为强哥的第一要务。当然,几年业务下来,强哥的手头还是相对宽绰,一套房子的首付不成问题。


决定就要行动。郑州房价东贵北富,强哥直接排除了东边和北边的房子,主看南区和西区,又是看房团,又是电话咨询,强哥看中了西三环附近的一个楼盘,户型合适,首付刚好,赶着结婚生子,毫


不犹豫,强哥买了人生中第一套房。


如今的强哥,第一套小房子已经倒卖,市区还有两套房,“咱他么也是几百万的富翁了,搁之前咋着也不敢想象啊!”强哥有时会有些许骄傲。


强哥只是这个城市奋斗者里的一个,也是幸运的一个,因房立足,也因房而积累了在这个城市的第一笔财富。


对于买房,笔者想说的是“曾经有一个合适的买房机会摆在你面前,但你没有珍惜,等到失去了,你才后悔莫及,尘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在此,不强调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潮,不炫耀郑州的国家级中心城市地位,不剖析郑州的米字型高铁、航空港价值,不分析郑州的自贸区建立的意义,单就说作为一个一亿多人口大省的省会,郑州对


省内地市人口的吸附也绝对不可小觑。


房子是众多农村知识分子安身立命城市的根本,房子更是众多老百姓财富积累的渠道!


“十二五”期间,全省只有省会郑州是净流入地区,有数据统计,郑州5年净流入185万人,仅比深圳少1万。


北上广不相信眼泪,郑姆斯特丹也同样!拥入城市里的每一个奋斗者背后都是一个家的需求。


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年初,习大大在达沃斯出席世界经济论坛时援引英国文学家狄更斯的名句“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习大大说:“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矛盾的世界之中。一方面,物质财富不断地积累,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文明发展到历史最高水平;另一方面,地区冲突频繁发生,恐怖主义、难民潮等全球性


挑战此起彼伏,贫困、失业、收入差距拉大……世界面临的不确定性上升。对此,许多人感到困惑——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


暂不管这个世界怎么了,我等老百姓也解决不了世界性难题。但是,放之我们每个人生活之中,我们同样感受着这个时代的好,生活水平提高、财富收入增加、就业机会增加、消费自由等等,但我们


同样感受着这个时代的坏,环境恶化、货币贬值、教育不公、投资无路等等。


可是,无论是最好的时代,还是最坏的时代,我们总归要生活。就像买房,无论阔景豪宅还是高层小户,总归是要买的。


当我们在谈论房子、股票,我们不是在谈论房子、股票,我们是在谈论财富、谈论未来,谈论安全感。


回观中国楼市,14年时间里,ZF出台房地产相关的宏观政策达46次,房价反而上涨达13倍之多。对于老百姓而言,无论是楼市低迷、政府救市的最好时代,还是价格暴涨、调控限购的最坏时代,因


房而聚的财富却一直在增加。


在这楼市调控全国一盘棋的情况下,在郑州这个日趋国际化的城市里,笔者想说的是:


把握你的购房机会,这是最好的时代;


慎重你的资产配置,这是最坏的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