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楼市分析丨这8个信号必须牢记!

1.调控不会放松


非常明显,2018年中国房地产政策基调依然会围绕着“房住不炒”进行。稳定房价,去投机性需求是所有楼市政策的出发点。这不仅因为房地产仍然是居民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渠道,有对抗通胀的预期在背后支撑;同时也由于房地产外在环境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我国的经济增长对房地产仍然有着较强的依赖性


因此,2018年,货币宽松的环境将不再,一二线城市的行政性限制政策仍将持续,限售政策可能会推广至三四线城市。


2.银行贷款缩紧


房贷从以前的首套8-85折的折扣,逐步提升到首套上浮10%到20%,这中间的差距是非常大的。


银行按揭贷款利率上浮,是因为银行资金额度紧张。需要等到楼市进一步趋冷,且银行存款利率上浮,存款充裕的情况下,才可能恢复基准利率。


目前来看,恢复基准利率的可能性不大,收紧的房贷政策一时半会儿也不会放松,反而有不断缩紧的趋势。

blob.png


3.土地市场的供应只增不减


去年是土地供应的“大年”,全国土地成交面积有所增加。其中绝大多数在未来将被作为限价商品房以及共有产权房等政策性住房入市,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增加土地市场的供应,来加大楼市未来供应量,从而起到一个稳定住房价格的作用。


除此之外,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金的依赖依然很强。根据国家统计局和WIND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土地出让金在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中占比达 20%以上。在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仍然无法摆脱土地财政。


4.房产税的推出仍需时日


对于此前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房产税,真到推出执行还需要时日,2018年能否见到一个雏形还是未定之数。毕竟,房地产相关金融、土地、税收制度的改革需要时间,房产税的推出,相当于一次对整个社会资源的再平衡,需要顾及到方方面面,因此短期内很难出现在我们面前。


blob.png


5.租赁市场的发展已经板上钉钉


2017年,多地相继出台了租购同权的规定,对于租赁市场来说是重大利好,因此也吸引了大量房企大规模进入租赁行业。2018年,租赁市场的利好政策有可能会进一步升级,针对流动人口的租赁政策有可能出台,从而为这一市场的发展提供进一步政策支持。


而另一方面,从企业来说,以万科为代表的龙头企业相继推出了自己的长租公寓产品。在政策的推动下,会有大量的企业和资金进入到这一市场,2018年将会是一个租赁的时代,廉租房和共享住房将会在2018年掀起高潮。


6.房地产的千亿规模将继续扩大


去年11月份,千亿房企已达14家,年底千亿房企数量可能达16-18家,房企前五十门槛或近400亿元。碧桂园率先跨过了5000亿元级别的大关。更有大量300亿左右的房企提出了“千亿”目标,似乎千亿已经成为房企证明自己的敲门砖。


2018年,尽管政策松绑的可能性不高,不过从一些中型房企的土地储备来看,房企销售额破千亿的企业或许会进一步增长,也许会接近20家左右。


今年买房要尽量选择大房企,品牌效应大、烂尾的可能性小。


blob.png


7.市场由投机需求向理性回归


2017年,全国房地产销售额达到16万亿元,房价在2016年基础上再度上涨,不过也有机构指出,这已经是“繁华尽头”。2017年前 11月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达到12.6亿平方米,同比增加 5.4%;销售金额为9.58万亿元,同比增长9.9%。由于政策不会放松,因此,在剥离了投资投机的需求之后,房价也将进一步趋于理性。


与2016年相比,无论是销售均价、销售面积还是销售额的增速都出现了明显的放缓。所以,2018年,房价的增幅是一定会降低的。至于房价绝对值究竟怎样,则要看房子本身的价值。简单来说,想买房的人可以重点观察一下现在开始“脱水”的房价了。


8.精装房普及度高


2018年买房,成品房的选择空间会大很多,全国多个城市都在去年相继出台该政策,比如,江苏、成都等。新政一出手就把地产商打翻一片,直接颠覆了地产商玩了几十年的把戏!2018年,购房者尽量选择精装经验相对成熟的房企。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