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9世纪英国艺术家约翰·拉斯金曾在其名著《建筑的七盏明灯》第二版序言中指出:“我们所谓的建筑,是雕刻和绘画与宏大体量的结合,或将它们置于合适的位置。除此以外的建筑,实际上仅仅是房子而已。”在100多年以后的东方,有一处建筑,不仅将自身设计语言、理念、风格和艺术结合,更是将当代建筑和当代艺术在实质上融为一体。
在2016年意大利都灵国际艺术博览会、“2017年法国巴黎大皇宫“艺术财富沙龙”,以及以“地球、创造力和可持续性”为主题的第十一届佛罗伦萨国际艺术双年展上,很难忽视一个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身影——来自中国的汉威国际艺术中心。

位于北京市丰台科技园区的汉威国际艺术中心,坐落于汉威国际广场一区,使用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在2016年落成之时,就彰显其“将当代建筑理念与当代艺术的有机融合”的生存之道,通过一套高度科学化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流程,构建艺术品开发、艺术活动赞助和艺术品投融资机制相结合的生态化运营体系。

在学术化思想的指导下,汉威国际艺术中心注重当下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和国际现代艺术格局的深度交流,不仅注重对年轻艺术群体的培养和扶持,更是将国内艺术带到海外、将海外艺术引入国内。在当代多元化的艺术格局下,将当代艺术发展和艺术投资相结合,达成一种平衡、有序、“百花齐放”的盛景。

汉威国际艺术中心倚靠百万平方米的超大城市综合体——汉威国际广场。
作为首个拥有超过5000平方米大体量、身处商务写字楼群的艺术中心,汉威国际艺术中心的出现意味着,其不仅将当代艺术的发展视为己任,更将“艺术+建筑+商务”做出了崭新的、有创造力的、高度集成化的诠释,同时也凸显出汉威国际广场对当代艺术和商务办公氛围的前瞻性理解,并将艺术与其建筑理念、空间设计、人文生态有机结合。


汉威国际艺术中心,成为北京西南部区域唯一的高端艺术中心,将当代艺术引入北京南城的整体发展宏图之中。
汉威国际艺术中心将会给每一个选择汉威国际广场的企业以及员工,带来一场接一场国际艺术展的视觉盛宴。同时,汉威国际广场也将和客户企业一起,见证当代文化艺术一体化产业发展的历程。


汉威国际艺术中心的诞生与成长,是汉威国际多元化经营战略中的一步。对于志在成为北京新地标的汉威国际广场来说,只有在设计、空间和服务等诸多方面,都给北京商业建筑群体带来一次全新的、颠覆性的认知,才是汉威国际与生俱来的责任。
镜头里的外部设计
外部设计,是人们在面对一座建筑的时候,开始对其产生认知的第一印象。
在北京地铁9号线“丰台科技园”站下车,直接连通的就是汉威国际广场地下商业区。作为继国贸、东方广场以及华贸中心之后的又一超大规模地铁上盖项目,汉威国际广场不仅在公共交通上有极大便利条件,其位于丰台科技园的核心区域的优越位置,同样紧邻南四环及京港澳、京开高速等主要交通干线,并同即将建成的北京新机场仅相隔30公里。作为商业地产,汉威国际广场占有南城、甚至新北京战略性的黄金地段。

连接地铁的是汉威国际配套商业中心——汉威城。汉威城总体量15万平米,汇集大型商超、众多知名餐饮、各大服饰品牌、娱乐健身场地、美容养生、文化创意等商户为一体,为汉威国际广场的客户以及周边人群提供一站式购物休闲服务体验。
从地铁来到地面,28栋披挂高品质环保玻璃幕墙的现代化商业建筑群矗立眼前。钢化玻璃幕墙的外立面,在视觉上能充分调动周围景色,并将建筑的结构、美学以及功能融为一体。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汉威国际是充斥着钢筋混凝土、没有人情味的现代建筑。汉威国际广场全区的绿化率已超过35%,生态面积与建筑群落相得益彰——正契合了“生态、低碳、健康”的建筑和服务理念。

不仅如此,在办公楼及园区内部的设计中,汉威国际邀请国内顶级设计院和德国、澳大利亚知名建筑师及设计机构共同规划设计完成。其别具一格的下沉式庭院、水幕天窗、水幕墙、水景路等,将自然的美丽、空间的层次和建筑的巧妙毫无嫌隙的融合在一起。
空间中的内部设计
空间设计,是认识一座建筑内在,把握建筑构成的主要因素。
走进汉威国际的内部,8.4米挑空跃层设计的大堂内,阳光穿过玻璃幕墙和简洁、科学的内部设计,抛洒在整个大堂空间内。高档进口材料和大师级装饰设计,使得整座建筑的内部空间更显出其商务特性和科技感。
在大堂便捷、安全而完善的楼宇指引设施及服务下,让企业客户在商务问题处理上,能够更加的高效而便捷。


楼内垂直交通系统采用原装进口的三菱高速电梯,梯速可达2.5米/秒。完美解决楼宇交通高峰期问题,为客户办公效率搭载高性能的外部解决方案。

汉威国际单层建筑面积从1,100平至1,800平米不等,空间组合灵活自由,满足大中小型企业的不同空间需求,商务空间装饰和艺术创意装饰之间随意切换。整层使用更体现企业的实力和地位。
如果说中西方建筑理念的结合颇具设计难度,那么位于汉威国际顶层的“空中四合院”设计,则完美的将现代商务空间的科技性能,和中式优雅静谧的空间感觉结合在一起。作为京城首屈一指的空中四合院商务空间,汉威国际的四合院集合办公区和商务区为一体。
在中式传统的天人合一的自然景致中,既能体验私人尊贵的休闲时间,又能进行高端、科技的商务办公。正迎合陶渊明的那首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设计中的人文理念
人文理念,对于一座建筑来讲表达的是其内在价值,也是该建筑软实力的综合体现。
对于拥有自己的发展战略的企业来说,选择一个好的办公场所能彰显自我商务价值。但商务场地的内部系统,则决定着企业和企业员工的实际办公效率及安全。汉威国际广场配备领先世界的5A级智能化商务系统。硬件系统、网络系统、通讯系统、安防设施、消防设施等各方面内部配置标准,都远远高于主流商务楼宇的内部系统。
汉威国际广场在内部管理上,具有相当丰厚的经验。在人员配置方面,不仅拥有众多国内专业的管理人员,更从香港、新加坡等地聘请了国际化的专业人才。汉威国际坚持人文化管理理念,并以最严格的要求为客户提供五星级的优质服务。
汉威国际目前建立了高效的服务反馈机制,采用先进的报事报修智能系统,客户可通过APP、微信公众号、网页等多个端口向反馈问题。为处理故障、保证安全及便捷提供最有效、最快速的反应机制及服务。
汉威国际广场一、三、四区19栋5A甲级写字楼已全面入驻。其中企业客户包括诸如:亚马逊中国、中国重型机械、卓望信息技术(中国移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北京分行、中国银行、中国电建、上海医药等一大批国际知名顶尖企业。
在汉威国际项目仅交付四分之一面积时,其楼宇经济纳税总额已在丰台区排名第一位。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及企业的不断入驻,汉威国际广场无疑会给丰台区及北京市整体的发展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必将成为新南城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位于汉威国际广场项目中心位置的二区开始交付使用。二区由9栋5A甲级写字楼构成。首层及地下四层为商业区和停车场,二层及以上为商务办公区。总建筑面积约200,000平方米。


当我们一镜到底的观察完汉威国际广场的外部设计、空间设计和核心基础设施之后,对于该项目也有了一个更加生动立体的认识。
汉威国际广场不仅承托着汉威国际艺术中心的艺术理念,将国内艺术多元化发展和国际艺术大潮流融合在一起。同时也将“艺术和建筑”、“艺术和商务”、“商务和建筑”三者之间的关系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独特的创新发展之道。
然而,正是这种“三生万物”的生存哲学,将会使汉威国际广场更能把握住时代的脉络,并为其客户提供更加精准和科学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