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2018年01月

新年楼市调控风向问与答:房住不炒的目标会不会变?

新年楼市调控风向问与答:房住不炒的目标会不会变?

兰州调整楼市政策:核心城区的住房实施3年限售。兰州市城关区南河路拍摄的一处在建住宅。(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新华网北京1月9日电(陈凯茵)楼市一丝丝的风吹草动都牵动着人们的敏感神经。

新年伊始,兰州部分区域撤销限购变限售,南京调整人才落户购房政策,厦门明确实行差别化的调控政策……一时间,上述城市有别于“收紧”的举措被视作房地产调控放松的信号。有人甚至认为,这意味着楼市“限购”取消的时机已到。

但专家认为调控的主基调依旧未变,精细化的调控政策正在加码。同时,以住房为途径的人才竞争开始在城市间显现。

问:“房住不炒”的目标会不会变?答:不会

日前,兰州市房产局、物价局、不动产登记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将取消部分区域的房地产限购措施。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本轮调整的重点在于松绑部分非核心区域限购,对限购的认定进行放松但对炒房依然零容忍,因此相应推出了限售政策。1月8日,兰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对此也进行说明,称此次政策调整不是放松调控,而是落实分类调控、因域施策,提高调控的精准性。

同策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宏伟也表示:“楼市没有进入实质性的调整期,调控政策是不可能松动的。”

中央会议指出,应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保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分清中央和地方事权,实行差别化调控。住建部部长王蒙徽在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也提到,2018年将针对各类需求实行差别化调控政策,满足首套刚需、支持改善需求、遏制投机炒房。

由此可见,兰州与南京房地产政策的“微调”是2018年房地产调控大方向的具体落实。全国房地产商会联盟主席顾云昌认为,当前部分城市没有越过“房住不炒”的红线,同时也符合住建部提出的“抓好房地产市场分类调控”、“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的要求。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首席经济学家祝宝良在公开场合谈及房地产问题时表示,最近有些地区已经放松了调控的力度,但从全国来看,只要房价上涨的预期没变,那么,调控还会继续。

问:地方调控的措施会不会加码?答:会

精细化调控在“传导”,紧随兰州、南京之后,厦门发布1月8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健全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长效机制,推进租购并举住房制度建设,实行差别化的调控政策,满足首套刚需,支持改善需求,有效引导市场预期。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后续还有城市会出现政策调整,过去部分城市的“一刀切”限购并不利于市场平稳,预计更多的城市将执行“一城多策”,调控多样化。

中国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也认为,在分类调控要求下,未来或会有更多城市跟进对各类需求实行差别化调控政策,调整限购、限价、限贷的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顾云昌表示,未来不同城市将“因时因势”调整房地产政策。“以往调控跟多是从需求侧着手,当房地长市场过冷时进行鼓励,过热时进行限购。未来将更加重视供给端的调控,从供应着手,调整住房供应数量和结构,提高住房供应质量。”他具体举例:可以从土地供应源头,销售市场和租赁市场等方面进行供应的“差异化”处理。

此外,金融手段调控的精细化调控同样被认为是未来重要方向之一。

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表示,针对不同类型的购房客群,2018年信贷政策差异化会进一步深化,如:首套刚需的客户,审批贷款会相对有所放宽;二套置业客群的贷款成本会有所提高;二套以上的多套置业依然会保持“停贷”状态……

问:限购的“铁律”有没有可能突破?答:有可能

限购是很多城市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一道硬杠杠。违反限购规定当然是一个违规行为。但是合规的突破限购政策有没有可能呢?有。条件是你是人才。

在南京这个准一线城市方面,继放宽“硕士买房无需社保证明”之后,再度出台人才政策,规定应届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在南京市就业创业即可落户,而落户即意味着购房资格。

实际上南京调整人才落户及购房政策实际上并非为先例,在一些准一线、二线城市的“抢人大战”中早有涉及。

2017年5月,济南出台规定,本科生连续缴社保半年,可享有本地常住户口居民同等购房政策;

6月,武汉出台政策,规定大学生毕业3年内凭毕业证和就业证即可落户。随后政策加码,官方表示,“大学生可以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买房”;

7月,成都出台规定,外地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青年人才,凭毕业证即可申请落户成都。人才公寓申请人租满5年后,可按照5年前入住时的市场价格购买;

8月,长沙发布《人才购房及购房补贴实施办法(试行)》,直接规定在长沙工作、具有专科以上学历或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的人才,首套购房不受户籍、个税和社保存缴的限制;

12月,郑州出台政策:不论年龄和毕业年限,只要符合本科以上学历、副高级以上职称、高级技师以上职业技术资格三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不用审核社保或个税,即可按规定购买住房……

除此之外,还有昆山、上海临港等城市或区域也出台了 “人才引入”相关政策,对人才购房落户降低门槛。

张宏伟认为,这实际上是各大城市对于人口尤其是人才的争夺,留住人口尤其是人才城市才具有竞争力,这才是这些房地产政策最重要的意义。

(新华网)

租房落户城市再扩容 天津、青岛加入“抢人”大战

原标题:租房落户城市再扩容 天津、青岛加入“抢人”大战

1月9日,青岛、天津相关部门先后宣布放开城镇落户限制,其中租房即可落户的规定引人关注。

青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青岛发布”在当天发文称,青岛将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以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或合法稳定就业为基本落户条件,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

同时,青岛还将加快取消购房面积、就业年限、投资纳税、积分制等落户条件,优先解决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及新生代农民工等重点群体落户问题。

当日,天津市公安局人口管理总队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即日起,对于符合天津市引进人才年龄和学历条件(全日制本科学历35周岁以下,研究生学历45周岁以下),在津就业并连续缴纳社会保险一年以上,在津连续居住半年以上并合法取得居住证,且本人或直系亲属无名下合法产权住房的,可在其长期租赁房屋所在地社区落集体户口。

实际上,此前包括无锡等地已经实现了租房落户的政策。例如去年无锡市在户籍准入新规中加入租房落户条例,即从2017年9月1日起,凡在无锡合法租赁住宅,且参加当地城镇社保、申领《江苏省居住证》均满五年的,本人、配偶和未成年人可办理落户登记。

对此,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指出,为人才松绑楼市调控政策,已成为最近几个月部分城市调控新方向。

根据中原地产的统计,自2017年10月份以来,短短3个月时间,全国就有近20个城市及地区发布了不同内容的落户宽松与人才引进政策。

不过,张大伟也指出,“一些城市把人才的定义放宽到了大专学历,可以说引进的门槛过低,很大程度上不是为了吸引人才,而是为了吸引购房者。对于市场来说,容易引起非理性的判断”。

(证券日报)

中国多地土拍租赁地高频亮相 高价地“谢幕”自持“兴起”

原标题:中国多地土拍租赁地高频亮相 高价地“谢幕”自持“兴起”

中国多地土拍租赁地高频亮相 高价地“谢幕”自持兴起

资料图 中新社发 张云 摄

中新社南京1月9日电 (记者 朱晓颖)新年伊始,南京土拍市场动作频频。所挂地块,被清一色标注上“租赁住房用地”。

据南京市国土资源局土地出让公告,南京土拍新年“第一挂”的5幅住宅类用地,总面积达17.95公顷,预计可建租赁住房38.52万平方米。

过去南京也曾推出“自持”地块,不过规则已悄然改变。在过往的南京土拍中,推出的“自持”地块有所设定:若该地块拍出最高限价,开发商将被要求“自持”。这次南京推出的5幅地,没有预设前提,一经推出就要求开发租赁住宅。

“在一次土拍中全部推出纯作‘租赁住房用地’的地块,这在南京是第一次。这些地块楼面价都比较低。新年新举措,可谓今年土地市场的‘风向标’。”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吴翔华对记者说。

“只租不售”成了土拍市场关键词。在中国不少城市土地竞拍中,租赁地块以高热频率“亮相”。

中原地产统计,至2017年底,全国超过10个城市成交了租赁类土地,测算供应量超8万套。北京、佛山、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珠海、天津、成都等城市启动租赁土地供应“加速”模式。

“自持”地块“多点开花”,与中国各地频繁释放的政策红利不无关系。“租购并举”、“租购同权”……中原地产数据显示,近一年多来,全国超12个省区50个城市出台了涉及租赁的政策内容。

“最直接有效的政策,依然是直接的土地供应”,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租赁土地的房源供应,将对租住市场起到“稳定器”作用,效应将从今年起逐步放大;效力大小取决于房源充沛程度。

一些专家认为,“自持地”出现是政策向租赁市场倾斜的导向,也是为进一步抑制高价地诞生。

过去习惯了“只盖房子”的开发商,如今面临“身份”转型。2016年以来,万科、龙湖、旭辉、远洋、碧桂园、朗诗等房企自己先做了“房东”,进入长租公寓领域“蓝海”。

地产“大佬”们持续对租住市场喊话“发力”。去年,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郁亮提出万科“新定位”,计划成为“全球领先的住房租赁企业”;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也在杭州、南京等二线城市“踩点”,开拓SOHO3Q共享办公租赁业务。

这些新动向,在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刘志峰看来是顺应潮流,“中国传统房地产业发展模式已无法适应时代需要。实现传统地产向新兴地产升级转型,单一土地开发模式需要转向全产业链开发模式,传统房地产开发商也要向城市配套运营商、服务商转变。”

(中国新闻网)

31家上市房企销售额3.37万亿同比增五成

原标题:31家上市房企销售额3.37万亿同比增五成

2017年,在“房住不炒”总基调下,全国商品房成交量增速有所放缓,但上市房企销售规模再创新高。1月9日,中原地产研究中心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日前,共有31家上市房企公布2017年销售业绩,这些企业全年销售额合计高达33758亿元,相比2016年的21908亿元上涨幅度达到54%。

上市房企中,碧桂园、万科、恒大三家企业销售额超过5000亿元,其中碧桂园同比涨幅达73.4%。另外,融创中国销售额达到3652.6亿元,涨幅高达143%。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从数据来看,虽然楼市调控政策持续重压,部分房企销售速度有所放缓,全国房地产销售面积与金额仍然再次刷新历史同期纪录,全年房企利润也创新高。

“在公布销售业绩的31家企业中,除瑞安一家外,其他全线上涨,大部分企业涨幅均超过4成。”张大伟认为,“房企年度目标完成率平均超过100%,大部分企业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千亿量级房企数量在2017年已经超过16家。”

在全年销售业绩普遍正增长的前提下,龙头房企转型加速,业绩上涨幅度超过市场平均涨幅。房企越大涨幅越快,市场分化继续加剧。张大伟预计,2018年,房地产市场依然将呈现龙头房企市场份额继续扩大的趋势。

中国指数研究院研报指出,房地产行业集中度在进一步增加。根据中指院监测数据,2017年,共有144家房地产企业跻身百亿军团,较2016年增加13家,销售额共计82099亿元,市场份额超过60%。

“‘越大越强、强者恒强’的竞争法则已成共识,格局分化加剧。”中指院相关负责人分析指出,目前房地产行业已进入资源主导阶段,规模房企具有较强的资源集聚效应,优势资源不断向大型房企倾斜,中小型房企生存压力进一步加剧。

从城市布局来看,2017年,热点一二线城市在严厉的政策调控下成交规模明显缩减,部分二线及三四线城市释放市场机遇。中指院的数据显示,50家百亿规模企业在二线及三四线城市业绩贡献占比分别为61.2%和18.2%,较2016年增长5.4和1个百分点,一线城市则下降6.3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规模百亿以上的房企在重点城市销售额仍然较高。其中,千亿房企、500亿以上房企利润在十大城市销售额市场占有率均值分别达26.7%、37%。值得注意的是,热点城市竞争门槛提升导致集中度更高,如500亿规模以上房企在北京、杭州、南京、天津的销售额市场占有率超40%。

中指院认为,未来随着房地产多元供给体系逐步完善、长效机制加速建立、资金面继续收紧,这些规模房企需在大规模抢收后保持清醒,早应对行业变局。

(经济参考报)

地产股走势抢眼 谁制造了地产股强势上涨

原标题:谁制造了地产股强势上涨

岁末年初,近期房地产板块强势上涨备受市场关注,多只地产股更是出现一波大涨行情。在业内人士看来,地产股暴涨的逻辑是一些企业凭借业绩上涨拉动股价,同时资本市场受到政策调整影响反应迅速,但也不排除一些业绩表现一般的企业借助概念炒作来拉动股价。

地产股走势抢眼

据统计,2017年12月28日-2018年1月9日,房地产板块8个交易日的累计涨幅为9.69%。

近期泰禾集团无疑是地产股里的龙头股。交易行情显示,2018年1月2日-8日,泰禾集团的累计涨幅为52.25%。自1月4日以来泰禾集团更是连续3个涨停板,1月8日泰禾集团盘中股价更是创出2017年以来的历史新高。因股价出现异常波动,泰禾集团已从1月8日下午开市起停牌核查。

1月9日,房地产板块的整体涨幅为0.67%。除了停牌个股外,有71只地产股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顺发恒业、荣安地产、蓝光发展、珠江实业等多只股票涨停。

不过,1月9日地产股的走势也出现分化情形,如万科A微跌0.42%。

实际上,近期上涨幅度较大的地产股多为二三线房企。即便是在大涨之后,市盈率也较低。诸如,在连续上涨后荣安地产的市盈率为22.97倍,交易软件显示,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地产股有41只。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地产、石油等蓝筹股大涨,说明场外资金已经开始逐步入场,场外资金入场一方面是楼市资金,一方面可能是其他理财市场的资金,在看到A股的赚钱效应后开始入场”。

业绩攀升催涨股价

易居地产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近来,部分房企业绩持续攀升,尤其是千亿级的房企规模持续增加,是促成地产股升温的主要原因。

据克而瑞《2017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 200》排行榜显示,今年前三强龙头房企均破5000亿元销售额,第四至第六名突破3000亿元,中海则超过2000亿元,位列第七;截至2017年末,千亿房企数量达17家,规模房企业绩再上新台阶。

“二三线房企规模化发展的势头尤为显著,冲击势头也最猛。”一位楼市观察者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千亿企业中,龙湖、新城、旭辉、泰禾增长较为显著;而非千亿企业中,中梁、蓝光、美的、新力也加紧扩张,同比增长均超过100%。

据机构统计显示,泰禾集团2017年实现销售额1007.2亿元,首次杀入“千亿军团”。而据金地集团发布的业绩公告显示,2017年金地全年累计签约金额1408.1亿元,同比增长39.9%。金地股价近来也随之飙升到该公司股价的历史最高位。

此外,新城控股在2017年年内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1264.7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4.39%。累计销售面积约928.28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61.44%。

除了业绩之外,热点房企未来业绩的成长性也是资本市场看好的重要原因。从近期股票涨幅较大的多家房企来看,它们在土地储备上均处于历史高位。统计显示,新城控股土地货值高达2812亿元;世茂地产土地货值为2069亿元;泰禾、金地、金科的土地储备货值分别为1592亿元、1560亿元和1287亿元。

机遇与挑战并存

“业绩因素之外,地产股上涨不排除受到近期部分城市限购松绑、鼓励人才购房落户等因素的影响。”严跃进分析道。

继上周兰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发布《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取消西固区、九州开发区、高坪偏远区域的住房限购政策之后,持续有城市加入到“定向松绑”的行列,南京则大幅降低落户门槛。随后,济南、武汉、郑州等二线城市相继跟进降低了落户门槛。业内人士分析,这些措施对市场的刺激作用显而易见,很可能预示着二线城市地产销量有望回暖,由此布局这些城市的房企也会迎来新一轮机会。

但也有专家并不赞同这种说法。有观点认为,当前楼市调控措施整体上依旧从紧。这些城市其实是在根据监管部门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调控”,并不意味着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全面放开。尤其是房价上涨的一二线城市更难言松绑,未来楼市调控总体趋势依旧是“盖帽托底”。

张宏伟预测,2018年房地产行业仍然处于调整周期内,中小房企加速退出,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的逻辑仍在继续。

(北京商报)

房企境外借债逾2590亿 扎堆融资应对房地产市场小年

原标题:房企境外借债逾2590亿元 扎堆融资“储粮”应对房地产市场“小年”

■本报记者 王丽新

当“调控年”遇上“还债高峰期”,再加上销售“小年”,房企的资金压力可想而知。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从2017年11月份开始至今,上市房企集中进行境外融资,频频发布美元债融资计划。在境内融资渠道收紧已久的环境下,一度规模大幅减少的境外融资再度扩张。

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房企境外融资合计388.6亿美元,与2016年全年的140.6亿美元相比,上涨了176%。换言之,加上今年1月份前9天的几笔美元债,2017年至今,房企境外融资合计已经超过2590亿元。

1月9日,龙湖地产称,集团成功发行共8亿美元的优先票据,其中包括3亿美元的5.25年期票据(票息3.9%)和5亿美元的10年期票据(票息4.5%)。龙湖地产表示,公司于2017年10月24日从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得批准发债,筹募资金将全部用作再融资。

龙湖方面称,通过降低融资成本、增加融资渠道和有效控制风险,龙湖地产维持稳健的财务状况,并提升集团的财务灵活性。此次美元债的成功发行,将令龙湖地产的借贷成本进一步降低,债务结构进一步优化。

据《证券日报》记者观察,近期房企对美元债表现出极高的重视,仅去年底以来包括华夏幸福、太古地产、富力地产、碧桂园、龙湖和时代地产等房企均先后披露发售美元债券及票据的事宜。

对此,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一旦内地债券融资压力增加,将明显加大房企的资金压力,一些前期拿地较多的高杠杆房企有可能陷入危机。目前来看,2018年将是房企最近4年来资金压力最大的一年。此外,有些房企的债务将在一季度或二季度到期,因此上市房企一般会在一季度启动一轮融资“偿还”旧债。

“2015年以来,上市房企大量发行成本较低的公司债,替换了部分高成本资金,但这些公司债中有些将在2018年到期,借债的企业需要借新债偿还这些旧债。”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更重要的是,热点城市的调控很难放松,境内融资渠道相对紧缩,业内普遍预计2018年为“房地产市场的小年”,上市房企在这个时候集中融资,颇有储备“粮食”过冬之意。

除此之外,从资金成本方面来看,张大伟表示,2017年来发行的债券利率在5%-6%之间,2017年6月份则有多宗融资的资金成本接近或超过7%。整体看,与2016年房企平均4%的融资成本相比,现在均有非常明显的上行,目前很多融资的年化收益率已经在5.5%以上。

“钱越来越贵,市场预期差,房企急于找钱,所以才扎堆借道境外融资。”有业内分析师表示,截至9月底,A股房企负债高达6万亿元,高负债模式已是房企扩张的必要途径,为了确保现金流安全,除了在加快项目周转速度上下功夫,接下来比拼的就是房企的找钱能力和能否找到低成本融资的能力了。

(证券日报)

密云将有大动作 大科学装置今年落户

2017年6月份,根据市委市政府指示精神,怀柔科学城空间规划面积扩大至100.9平方公里,其中将密云区32.5平方公里纳入到怀柔科学城规划范围。

怀柔科学城筹备办已经与密云区进行了工作对接,明确交流平台,建立沟通协作机制,共同研究规划、土地、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事项。目前,已经明确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落户密云,目前已完成前期手续移交工作。据张建民介绍,包括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在内,今年科学城开工的大科学装置还有不少也将落户密云。科学城的扩区,为日后科学装置和交叉研究平台的发展提供更多用地,同时,怀柔、密云的联动,也将为科学城的建设发展提供更广阔空间。

密云将有大动作 大科学装置今年落户

怀柔科学城

中国的下一个30年,城市的崛起是最大的亮点。密云坐拥北京优质山水资源的密云,是连接东北、华北、内蒙的交通枢纽。随着科学城的落户建设,将带动密云快速发展。密云依托丰富的土地资源、自然资源及产业驱动力,将逐步赶超中心城区,成为未来京津冀城市群体系中一颗备受瞩目的新区。

密云将有大动作 大科学装置今年落户

实景图

阳光城·君山墅,作为密云的城市山水封面,占据自然生态源地,依密云山水而生。云蒙山、云佛山、燕山主峰三山拱卫,白河、京密引水渠、密云水库三水环绕,众多原生景区构建起养生居住大境,成为高净值人群的理想安居之所。高速、高铁及城郊铁路的全面推进,极大限度的增进了密云与中心城的沟通,为阳光城·君山墅构建起了一种“离尘不离城“的别墅生活方式。随区域价值的酝酿发酵,阳光城·君山墅未来的发展潜力值得期待!

密云将有大动作 大科学装置今年落户

实景图

2018年房地产巨变年代已经来临,率先抢注城市先机,成为新时代下的第一批领头羊。阳光城·君山墅,总价900万起,建筑面积约310-360㎡山水独栋,滨水楼王火热加推,寻找有远见的你!

销售热线:400-819-1111转828805

项目地址:密溪路33号(京城高速密云收费站出口北行10公里)

石景山两宗商业地块底价成交 全自持楼面价1.6万/平

2018年1月9日,北京土地市场迎来了2018年首次商业地块出让,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关村科技园区石景山园北I区1605-636地块、1605-651地块分别被北京保险产业园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保汇置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体和北京京石科园置业发展有限公司以14.68亿,10.81亿底价摘得。

本次,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关村科技园区石景山园北I区1605-636地块开拍前获得1次报价,北京保险产业园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保汇置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体以底价14.68亿元将此地块揽入囊中,楼面价16380元/㎡。石景山区中关村科技园区石景山园北I区1605-651开拍前获得1次报价,北京京石科园置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底价10.81亿元将此地块揽入囊中,楼面价16383元/㎡。

这两宗土地位于北京保险产业园的核心区域,北依八大处,南临永定河引水渠,建设用地面积分别为59747.767平方米和31420.65平方米,地上建筑规模分别为89622平方米和65983平方米。从2015年11月北京保险产业园获得一期园区土地648开始,再到2016年12月成功摘得保险产业园二期核心地块637、639、641、649,再到今日三期636和651两块土地交易完成为止,北京保险产业园园区规划的全部用地均完成上市供地。

左晖:房产服务线上化、数据电子化是未来趋势

1月7日,链家集团董事长左晖应邀出席2018中城联盟论坛,并以“住房消费趋势”为题发表讲话。左晖表示,在全国众多大行业里,房地产这个领域正在完成消费线上移民的过程,几乎是最后一个大规模的做线上移民。

随着信息的透明和内容的丰富,房产服务行业中信息消费变得越来越“重”,不仅信息消费前置于线下消费,用户对信息消费的密度和时长也远超于线下消费。线上交互日益加深,交易流程也更多的向线上迁移。以下是左晖现场分享的核心观点:

“线上化本身是未来非常确定的。”

左晖说,“我不是做开发的,站在外面的角度看开发商群体,有两个特点比较明显,一个是骄傲,在各行各业里,如果年度的经营规模能做到一千亿,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很多企业是无法企及的。另一个是焦虑,大企业有大企业的焦虑,今天大的开发商企业已经超过了5千亿,是一个很难想像的状况,小企业也在谈小企业的状况。从房改以来,实际上是一个市场化的过程中,今天看到的其实是去市场化的过程。当然这个去也不是全去,只是去一半,这一半去到哪里了?哪些是非市场的,哪些还是市场的,在非市场里面我们能做一些什么事情,这都是我们未来面对的很多不确定性。在不确定性的过程当中,我们总是要去寻找确定性的方向。我觉得线上化本身是未来非常确定的。”

“第一、房地产领域是全国这么多大行业里面,正在最后一个完成消费线上移民的过程,几乎是最后一个大规模的做线上移民。”

近几年,住房消费用户的线上行为发生了明显变化,今天消费者线上的消费时间已经超过了线下的消费时间。左晖说:“消费者已经把越来越多的时间花费在线上。今天线上加上线下的时间组合,我们看到了效率更高,体验更好。”以链家数据为例,每一张成交的背后大概是12000个PV,北京是17000个PV线下成交一张单子,全行业的水平是3000个PV成交一张单子。链家今天汇聚了行业第一批线上的重度用户,左晖预测,未来我们估计会成长到3万个PV对应线下一个交易,这个趋势还会非常明显,是整个消费者增长完成的线上移民。

“第二、线上发生的不是单向的,是多维的,是足够深度的参与。”

不仅“触网”用户占比增高,用户在线下交互前积累了大量线上行为。从整个线上的内容来看,今天正在从PGC到UGC的过程中,是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全视角的参与。根据数据显示,链家大概每10笔交易中,5笔是在线上与经纪人非常深入的参与后才发生的交易。大概90%的消费者是用APP,其中又有近80%是从线上发起的,再去线下发生交互。这种参与的时间点越来越快、越来越长,交互的深度也越来越深。大部分业主会主动在线上写房评,增加消费者对于房源的关注。“很多C端的业主自己去线上DIY做这种工作,链家交易里每10张单子,有3张是业主自己在上面有很深的交互,”在左晖看来,这也是一个非常明确的趋势。

“第三、今天在线上整个行业的渗透率都不够。”

同时,消费者开始更多的关注优质的内容和优质的信息。链家从前几年开始做了一些线上内容频道,“现在的PV里面大概11%来自于内容,跟交易没有什么关系的内容。”然而一年前,这个数字大概只有2%,对于这方面的成长,左晖觉得,消费者正在从交易本身向居住和更多的环节里面延展,这是一个很大的方向。

然而,整个行业在线上的渗透率都不够。以链家为例,链家app、pc、m站等所有入口的月活跃UV加在一起大概是两千万左右,中国有10亿网民,链家的渗透率大概是2%左右,未来大概会到20%左右,链家应该会覆盖到线上2亿的用户群体,大概覆盖了交易环节的三个月到六个月的生命周期。

整个房产服务行业覆盖消费者的生命周期其实是比较短的。“我们正处在一个房地产类目的线上用户覆盖度从2%到20%的变化阶段,澳洲和英国一些线上平台互联网用户的覆盖度大概都在30%左右的规模。”左晖认为,未来应该是越来越全流程的覆盖,包括交易和居住各个环节全流程线上化覆盖度会越来越高。

“第四、我们这个行业可能是最后一个完成数据电子化的。”

在左晖看来,现在这个行业数据电子化其实是非常弱的,中国这么大的产业,好像看不到为这个行业服务的SaaS平台。他认为,房地产行业的数据电子化各个维度做得都不够,政府的很多基础数据要电子化,包括开发商,今天大家都处在一个个信息孤岛的状态。“开发商说我现在很胆大,有一个开发商一年5千亿GMV,未来可能到1万亿,但是相对于已经超过两百万亿的存量资产来说你还是不够大,只是一个个小的孤岛组合起来,拼起来规模比较大,但是就每一个孤岛来说还是这样。”左晖说,链家最新的数据,大概有2.2PB的数据规模,即便是这样的话,也就支持了每一笔交易背后12000个PV。链家每一个房子上面的数字规模大概是兆级的,这个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想要每一个交易背后的数据规模大概到3万PV的话,像链家这种平台数据规模要到EB当量才可以。

随着交互越来越深,线上内容也帮助消费者在搜索对比中不断明确自身诉求。目前链家70%的用户线上画像与线下画像是吻合的,一年前大概是30%。左晖表示,未来数据的电子化,线上化是一个非常大的趋势。当消费者本身开始成为信息和内容的生产者,在这一过程中,用户的线上行为、交易流程、消费体验等都在进一步向数字化发展,同时更能直观反映现实市场,最终让整个行业能更懂消费者。

“数据的产生是一种黑洞,会产生极大的能量,在很多不确定性的状态下,我们在寻找确定性。”左晖表示:未来整个行业的线上化应该是非常大的,或者是非常确定的趋势。

石家庄市桥西区加强养老服务建设

日前,在桥西区振头街道玉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陪老人聊天,帮着收拾屋子,让老人安享快乐幸福的晚年生活。

报告提出全面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精神,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振头街道办事处与各个社区协调,建成多家养老服务中心,营造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良好社会氛围。记者张晓峰摄

(石家庄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