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2019年01月

3亿债务违约发酵:银亿股份卖股求生

本报记者 唐韶葵 上海报道

1月10日,银亿股份(000981.SZ)披露,宁波开投分别从银亿控股、银亿股份的实控人熊续强之子熊基凯手中受让所持共5.13%股份。熊氏父子合计持有银亿股份78.7%股份。上述股权变更手续完成后,银亿股份第一大股东将由此前的银亿控股,变更为宁波圣洲。

此次股份转让,一定程度上可视为公司通过“债转股”的方式,减缓债务风险。此前,恒盛、中弘在爆出债务危机之后,均有此类“债转股”举动。银亿股份相关人士表示,这次第一大控股公司内部股权的变更,并未导致银亿股份实际控制人的变化,也不会对上市公司日常运营产生重大影响。公司的实控人,仍是熊续强。

相比恒盛地产、中弘股份,银亿股份的资产重组之路或许更为顺利。一名知情人士透露,多元化业务沉淀了过多资金,是导致银亿股份债务违约的主要原因,此外,非房地产业务拖累了房地产板块业务。据其透露,目前银亿股份各地分公司正在做回撤(包括裁员、卖项目),进行战略收缩。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分析指出,中弘股份与银亿股份的相同之处在于,这两家企业在过去两年地产销售高速发展周期内没有获得长远发展,却去开发其他多元业务,进而拖累主业,最终只能卖项目卖股分求生,短期内对于改善财务状况是利好的,但企业后续融资也会面临压力。

纾缓债务风险

2018年年底,银亿股份发生3亿债务违约,增加了投资人对其还债能力的担忧。出于资金安全考虑,投资人迅速做出加速兑付债券的要求。而近期银亿股份陷入的违约危机,恰恰是因投资人提前赎回所引发。

去年12月24日晚银亿股份披露,公司名为“15银亿01”的债券未能如期足额兑付,涉及金额约3亿元。这笔于2015年发行、为期五年的债券,投资人于2018年年底行使提前赎回权利。随后有媒体披露,银亿股份因当期拿不出足够资金,导致这笔3亿元的债券违约。

1月9日,银亿股份公告披露,公司分别收到了上海上正律师事务所发来的关于“16银亿05”债券及“16银亿07”债券两份法律意见书。这两份意见书的主要内容是,债券持有人经会议表决,向银亿股份提出对“15银亿01”未出售部分债券及“16银亿04”、“16银亿05”和“16银亿07”全部债券加速到期的要求。银亿股份未来还需要应对新的偿债压力。

“15银亿01”由银亿股份于2015年12月24日发行,发行量为3亿元,债券期限为5年,第三年附有回售权。债券票面为7.28%,第四年起发行人选择上调票面150BP至8.78%,“挽留”投资人的意图十分明显。

实际上,银亿股份于2018年12月24日公告表示,公司及实际控制人拟通过加快应收账款回款、处置部分子公司股权及资产等方式继续为公司债兑付筹集资金,争取短期内尽快确定资金到位时间。一旦确定相关信息将及时公告。此外,公司未偿债期间,将不向股东分配利润、暂缓重大对外投资、收购兼并等资本性支出项目、调减或停发董事和高管公司及奖金、主要负责人不得调离。

银亿股份已开始通过处置资产和引入外部股东来化解危机。2018年9月,银亿股份签订协议,拟作价2.07亿元投资转让控股子公司上海银月置业有限公司51%股权。 银亿股份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银亿控股及熊基凯在2018年12月7日与宁波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宁波开投)签署《转让协议》,前者将向宁波开投合计转让银亿股份5.13%的股权。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与宁波开投之间的交易,并非为了偿还此前逾期的“15银亿01”债券。上述人士称,银亿股份拟通过“债转股”的方式偿还宁波开投的借款本金及利息,减轻上市公司未来的偿债压力。

不过,根据中证登深圳分公司提供的债券回售申报数据,“15银亿01”的申报数量达到近300万张,回售金额约为3.22亿元(包含利息),剩余托管量只有2670张。也就是说,有99.91%的债券持有人选择了按照100元的面值回售本期债券。

实际上,市场对“15银亿01”的违约早有预期。2018年11月26日至本次违约公告之前,“15银亿01”的评级机构中诚信已经先后两次下调公司主体和债项评级,并列入可能降级的观察名单。

在12月上旬调整评级时,中诚信证评给出的主要理由有三点:一是公司子公司2018年11月未能按时归还一笔1.8亿元的贷款本息且公司未能履行担保责任;

二是控股股东所持公司股份存在被动减持风险。截至2018年12月6日,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拟被违约处置的股份占公司总股份的10.17%,在未来约定期限内可能存在被处置的风险。三是盈利和偿债能力大幅减弱。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62亿元,同比减少25.03%,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57亿元,同比减少 67.99%。截至2018年9月末,公司货币资金为12.27亿元,同比减少70.35%,债务偿付保障能力较弱。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银亿股份对此已展开了紧急应对措施。除了应投资人请求,对债券提供增信等措施,同时也准备召集投资人进行磋商,希望投资人可以对几笔债券的加速到期的要求暂缓。

多元化不畅

实际上,在银亿股份全部违约债券中,房地产行业债券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成立于1994年的银亿股份,主营业务为房地产,2012年借壳ST兰光上市。2016年银亿股份开启多元化转型之路,斥资近百亿收购了全球第二大独立生产气体发生器生产商美国ARC集团,和全球知名的汽车自动变速器制造商比利时邦奇集团,进军汽车制造业。

对于发生债券违约的深层次原因,银亿股份方面也坦承,多元化道路不顺畅影响了房地产主业的发展,2016年前后,银亿股份加大了向汽车零配件领域进军的力度,并提出“地产+高端科技”双轮驱动战略。然而在展开该战略后,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

银亿股份2016年提出扩张战略时,市场融资环境相对宽松。银亿股份借助市场大势在科技领域展开了规模较大的扩张。然而2018年在去杠杆的背景下,转型中的银亿股份处境艰难。

金融去杠杆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影响,表现在中小房企资金风险增加。对银亿股份而言,其汽车零配件生产线有一些还处于前期投入过程中,产能较有限,加之去年整体市场环境不佳,影响了这一领域的营收。而投资人一旦集中要求提前兑付,可能会使银亿股份的科技项目的投资前景变得模糊。

上述知情人士还表示,公司在债务危机的情况下,将暂停在科技领域的扩张及收购,直到公司经营状况及市场环境好转,再考虑重启。

今年以来,房地产调控持续收紧,与此同时,房企的偿债高峰到来,市场对于房地产行业债务问题高度关注。目前来看,行业债券违约主要集中于非主流的中小规模房企,个别大企业也高息发债缓解债务危机。

银亿股份的危机并非个案。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真正转型成功的房企不多。比如恒盛地产转型能源、华业资本转型供应链金融、万达多元化等,均遭遇了滑铁卢。在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不确定性时,房企贸然进入某个全新领域,经营风险显然要远大于行业老兵。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则认为,房地产行业本身虽然面临资金情况恶化、土地成本上升以及去化速度下降等困难,但是行业整体融资难度依然不大,整体盈利能力仍强于其他行业。

据Wind数据,目前国内房地产行业债券存续规模为2311只,余额约为2.30万亿元,约在全部信用债中占比6%。

截至2018年12月24日,出现兑付违约的债券总共116只,总额1149.01亿元,与2016年的历史高点相比达到2倍以上的增长。其中,来自房地产行业的违约债券共4只,包括中弘股份的16弘债02、03和17华业资本CP001,以及最新违约的15银亿01。这4只债券都是今年四季度发生的违约。

(编辑:黄锴)

改革元老高尚全:预计2019年中国GDP增长6%到6.2%

腾讯智慧房产北京1月13日讯 (雁弘) 为帮助企业家把握全球与中国经济发展大势,把脉地产行业发展趋势,更好地决胜未来,2019年1月13日,华本企业家俱乐部携手嘉源·紫辰院、天鸿地产、鑫苑集团、星联芒果集团、华本联合基金等企业在北京召开主题为“敬畏未来,深远美好”的第十届“中国地产领袖年会”。

根据大会组委会的部署,本次会议以“一切为了企业家的深远美好”的理念,在经历政策调整、居民住房需求日趋饱和的现状下,房地产谋求转型的情境中,深入把握行业规律,深入探讨行业趋势,从旅游度假地产、商业地产、养老地产、教育地产,到特色小镇、海外地产、长租公寓、社区服务等领域,为行业人士廓清迷雾,共话探讨、群策群力、共同推进房地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宏观经济与房地产”研讨环节,改革元老、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前会长高尚全在【改革开放40年经验总结与未来展望20】的主题演讲中表示,2019年经济的走势,根据世界银行与其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世界经济大概下行的趋势也是基本定了,将比原来大概下降了一个百分点。但是,下行按照世界银行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中国2019年的GDP的增长大概是6%到6.2%的情况。

高尚全认为:在整体的经济形势中,企业改革的方向不能动摇,要探索创建新的所有制,过去都是第一是国有的,第二是集体的,那是不是这两个就行了呢?并不是,而是我们要寻找探索更有利于生存发展的所有制形式。

高尚全表示,在探索的过程中,市场经济的根本是让企业去创新,政府也支持老百姓创新创业,创造环境。所以就是老百姓企业是创造财富的主旨,政府是创造环境的主旨,所以创新经济会是民有经济的一个典型。

2018年全国整体供地增两成 成交楼面均价同比走低

2018年全国楼市“高开低走”,从上半年“一房难求”到下半年认购率降低,在市场下行的背景下,房企拿地热情普遍不高,尽管大多数城市都增加了土地供应,但成交楼面均价及溢价率同比均走低,土地市场流拍情况也显著增多。

中国指数研究院分析指出,2018年一线城市土地供应回落,成交方面各指标均降。上海、广州全年土地出让金走高,北京、深圳收金同比下降四成。二线城市土拍政策不断完善,土地供应与成交面积于2017年上行,收金及均价同比回落,溢价率各季度均同比下降,土地市场总体保持稳定。三四线城市承接热点城市需求外溢,供地面积同比增幅领先,成交量及收金同比走高,溢价率下滑过半。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当前企业资金方面其实压力还是很大的,所以说开发商不主动拿地,其实也是为了防范资金面收紧和断裂的问题,这个时候确实会出现土地流拍等现象。而且很多土地限价以后,盈利空间不大,这个时候拿地节奏会放缓。类似趋势一方面说明市场降温,另一方面也说明部分开发商的投资信心其实是不足的。

整体供应增加两成

无论从推出地块宗数还是推出土地面积来看,2018年全国整体均有所增加。

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300个城市共推出土地30317宗,同比增加12%;推出土地面积128440万平方米,同比增加20%。

其中,住宅类用地(含住宅用地及包含住宅用地的综合性用地)增长最多,宗数为10268宗,同比增加17%,推出土地面积50478万平方米,同比增加26%;商办类用地4626宗,同比增加4%,推出土地面积13175万平方米,同比增加8%。

与供应相比,成交的增长却相对较低。

2018年全国300个城市共成交土地25502宗,同比增加8%;成交面积105492万平方米,同比增加14%。其中,住宅用地(含住宅用地及包含住宅用地的综合性用地)8046宗,同比增加4%,成交面积38931万平方米,同比增加10%;商办类用地3701宗,同比减少1%,成交土地面积10234万平方米,同比增加2%。

整体来看,2018年全国土地出让金较2017年有微涨,杭州、上海等七城年度收金过千亿。

2018年全国300个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额为41773亿元,同比增加2%。其中,住宅用地(含住宅用地及包含住宅用地的综合性用地)出让金总额为33969亿元,同比增加2%;商办类用地出让金总额为5048亿元,同比减少3%。

经营性用地在所有出让金总额中占比略为下降,为93.4%,较2017年同期减少约1.3个百分点,住宅类用地占比有所回落。全国40个大中城市出让金以同比增加为主,一线城市供应面积缩水,成交面积及出让金下滑,仅上海入围同比涨幅前十;二线城市中共19个城市收金同比走高,中西部城市为主力。

所有城市中,北海以收金65.2亿、同比增加396%占据出让金涨幅榜单头名。

成交均价下滑超一成

2018年房企拿地渐趋理性,成交楼面均价下滑。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2018年,全国300个城市成交楼面均价为2159元/平方米,同比下滑11%。其中住宅类用地(含住宅用地及包含住宅用地的综合性用地)成交楼面均价为3806元/平方米,同比下滑7%;商办类用地成交楼面均价为2291元/平方米,同比下滑5%。

与此同时,各线城市溢价均有所下降,平均溢价率同比下滑16个百分点。

具体而言,2018年全国300个城市土地平均溢价率13%,较2017年下降1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类用地(含住宅用地及包含住宅用地的综合性用地)平均溢价率15%,较2017年下降19个百分点;商办类用地平均溢价率8%,较2017年下降5个百分点。

不仅成交均价下降,全国土地流拍现象也明显增多,高溢价拿地的现象日趋减少。

2018年1-12月,北京宅地推出楼面均价为19733元/平方米,同比下滑2%;成交楼面均价为23499元/平方米,同比下滑5%。北京2017年共7宗宅地流拍,而2013年至2017年五年之间,北京宅地总流拍数量也仅为6宗。为此,北京甚至启用了用地预申请制度,规避流拍风险。

中国指数研究院分析认为,随着土地市场的调控深入,部分城市限房价、限地价、竞自持、竞配建等土地出让条件严苛,房企的利润空间被压缩;同时,楼市限购、限贷款等调控城市范围增大,部分购房需求被抑制,销售增速放缓,房企回款压力较大;再加上房企融资渠道持续收紧,致使房企拿地更加谨慎。土地市场流拍现象加剧。

在中央“房住不炒”指导思想下,各城市继续“分类调控、因城施策”,发挥地方政府能动性。一方面增加土地供应力度,推出各类保障房用地,如北京、上海分别试点集体土地建设“共有产权房”和租赁住房;另一方面,为保证市场活力,部分城市也出台一些回调政策,放宽土地出让条件。2019年,部分城市或将陆续出台金融、房产、地产等层面的细则回调政策,保持房企拿地积极性,稳定市场预期。

个人首套房贷平均利率 上浮幅度收窄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林晓丽)近日,多地传来“房贷利率松动”的消息。记者调查发现,银行资金面的充裕,加之新一年信贷额度的放开,房贷门槛和利率确实有所松动。融360监测数据显示: 2018年12月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68%,相当于基准利率1.159倍,环比11月下降0.53%,这是23个月以来的首次下降;但同比前年12月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5.38%,仍上升5.58%,大部分城市的主要银行首套房贷利率依然是在基准利率之上。

本地五大行房贷利率坚挺

记者调查本地多家银行发现,目前有2家小银行的首套房贷利率降至基准利率上浮5%。但是包括工农中建交五大行的首套房贷利率依然坚挺,为基准利率上浮10%。

全国首套房贷利率方面,融360数据显示,2018年12月在全国35个城市533家银行中,有8家银行分(支)行首套房贷款利率上升,占比1.50%,较上月减少15家银行分(支)行;有54家银行分(支)行回调利率,占比10.13%,较上月增加39家;有470家银行分(支)行首套房贷款利率较上月持平,占比88.18%。

房贷额度难放松

二套房贷利率也出现回落。2018年12月全国二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6.04%,较上月回落2BP,已连续两月出现回落。

有银行个贷部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实际上,最关键的是额度管理。目前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仍受额度管理,还是在严防资金进入楼市进行炒房的政策基调中。

融360房贷分析师李唯一指出,进入2019年,货币政策依旧保持稳健,“松紧适度”保障了资金流动性合理充裕,资金面利好情况的出现,在房贷利率上亦有所体现。此外,新的年度开始,贷款需求将会迎来一波高潮,银行通过降低利率来提高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提升业务量。

李唯一预计,首套房贷利率在大框架内下降的幅度不会过大,稳中有降或将是利率变化特征的反映。具体城市及银行的利率调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银行的流动性和业务策略。

全面降准对房地产市场影响有限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据报道,此次降准将释放资金约1.5万亿元,综合各种因素,净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亿元。

从理论上说,降准增加市场流动性对资金密集型企业将产生积极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央行降准使国内银行信贷能力增强,有利于房地产再融资;二是降准将增加货币供给,会压低市场利率。从楼市供给端看,降准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费用降低;从房地产销售端看,银行信贷资金充裕有助于降低居民贷款利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振购房需求。不过,并不能因此就认为国内房地产市场会发生明显变化或“转向”。而且,由于央行降准具有明显定向特点,本轮降准对楼市影响极为有限。

首先,房价预期变化。经过较长时期的楼市调控,“房住不炒”定位逐步深入人心,楼市投机炒作总体得到遏制,市场逐步回归理性。在此情况下,房价只涨不跌的预期得以纠正,房价在不同区域出现分化,一二线热点城市楼市价格保持平稳,三四线城市房价涨幅放缓。

其次,降准具有定向特点。无论是2018年的四次降准还是2019年初的降准,央行定向降准意图十分明显,主要目的在于维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扶持中小微企业融资,精准滴灌实体经济。因此,降准对房地产行业融资改善有限。央行降准主要是对冲基础货币投放缺口。随着国际收支调整,国内外汇占款增速出现了明显放缓,导致基础货币投放出现缺口。因此,央行降准具有明显的对冲性质,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

第三,房地产调控政策不会退出。2018年12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指出要夯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这表明,抑制房地产投资投机的政策不会退出,针对国内楼市区域等方面的差异,国家将采取灵活且富有弹性的政策,在执行方面重在落实各地政府主体责任。

从长远看,如果楼市价格持续上涨,楼市泡沫继续膨胀,不仅危害实体经济健康发展,也会为系统性金融风险埋下隐患。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尽快摆脱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积极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

蛋壳公寓副总裁林甦:数据驱动之下 受益的不仅仅是新房市场

2018年是极具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改革开放40周年、房产改革20周年。1月11日,“温故•SHU新”2018年度房地产行业峰会在西子湖畔如期举行。逾600百人共襄盛举,围绕信息价值、运营价值、服务价值、数据价值、链接价值,深度探求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新路径。

数据驱动之下,受益的不仅仅是新房市场。会上,蛋壳公寓副总裁、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博士后林甦现场分享蛋壳公寓在实际运营和服务中积累的数据和经验。同时为表彰蛋壳公寓在过去的一年中,为整个不动产行业所作出的贡献,举办方特别授予了蛋壳公寓“非凡价值公寓品牌”与“2018年度杰出影响力长租公寓品牌”两项大奖。

蛋壳公寓副总裁林甦:数据驱动之下 受益的不仅仅是新房市场

蛋壳公寓副总裁林甦在现场分享了《数据驱动住房租赁》主题演讲。她表示,传统租赁市场是C2C模式,大家感受到不便利的因素,可以通过机构化的模式来解决。机构化租赁从政府角度来说,有利于规范市场;从消费者角度来说,则意味着更好的服务。“未来,专业化、机构化发展租赁是大势所趋,过去一年,长租公寓在曲折中前进,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认为机遇大于挑战,政府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让住房租赁市场更加阳光化、规范化,更有利于长远健康发展。”

蛋壳公寓副总裁林甦:数据驱动之下 受益的不仅仅是新房市场

蛋壳公寓是长租公寓场景下以数据赋能的互联网公司,主要服务于都市年轻白领,90%以上的客群是新就业大学生,年龄分布介于23-29岁之间。在产品与服务上,林甦讲到,“蛋壳公寓是‘时间,空间合一的服务’。要盘活城镇存量住房、有效提供给新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就需要提供目标客群价格可承受的、优质服务的产品。”

林甦相信,在未来,数据驱动会为住房租赁带来更多美好变化。她说,目前蛋壳公寓BI系统从收房、量房、装修、配置、出房到客户服务,已经可以提供全流程服务,如何选址、如何定价,都由系统来完成。

BI系统可以叠加商圈、交通、区域租金,以及潜在客群就业布局、收入水平和支出偏好等各种因素,最终形成潜在客群热力图,不仅精确、高效,而且低成本。一线业务人员拿着智能设备到房间里,起的主要是勘测作用,只需把每套房子的相关因素输入到智能设备里然后传入系统,就可以判断收不收房、以什么价格收。

林甦表示,数据驱动不仅局限于选址和定价,而是贯穿供应链及其他增值服务等所有环节。蛋壳公寓是真正用数据来推动业务发展,助力实现美好租赁生活。无论资本市场怎么变化,发展住房租赁是大势所趋,蛋壳公寓始终坚持客户第一的价值观,数据创新,驱动发展,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让租房变得简单和快乐。

蛋壳公寓副总裁林甦:数据驱动之下 受益的不仅仅是新房市场

蛋壳公寓副总裁林甦:数据驱动之下 受益的不仅仅是新房市场

蛋壳公寓是中国知名的互联网长租公寓运营商。公司成立于 2015 年初,是一家以数据驱动为核心,提供高品质租住生活的资产管理和居住服务平台。致力于用互联网方式改造传统的住房租赁行业,产品形态涵盖合租公寓、整租公寓等,满足都市年轻白领多元化的居住需求。从2015年初创立至今三年时间,已进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天津、武汉、南京、成都9地市场,管理近32万间公寓。

一封保利物业的客户来信

保利·国际广场,作为从首都机场高速进入北京市区的第一座超现代标志建筑,坐落在大望京CBD中心,以极致的建筑追求、至诚的人文关怀,打造了一座超5A级的写字楼标杆。

2013年建成使用至今,光阴丝毫没有在它身上留下任何痕迹,依然是照耀国门的“钻石灯笼”。造就它的就是保利物业北京公司的超甲级商业物业管理服务。

对于奋斗在北京这座城市的人来说,凌晨的北京往往不是工体酒吧街的灯红酒绿,而是深夜写字楼里的加班灯光。怎样为奋斗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一直是保利物业潜心研究的课题。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曾经说过,“建筑是有生命的,它虽然是凝固的,可在它上面蕴含着人文思想。”保利物业给客户提供的不仅仅是建筑和空间的服务,更是生活里的点滴温情。

日前,我们收到了一封来自国际广场的神秘来信,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1.我自豪,我是国际广场的客户

我,是北京保利国际广场的一名普通客户,在这里度过了四个春秋,对这里的每一张面孔、每一块玻璃、每一片树叶,都如数家珍。

每当有人问我在哪里上班?我都会自豪的告诉他:当然是“钻石灯笼”里。第一次来到国际广场考察场地时,这里只有物业服务人员在做着维护,125米高的亚洲第一中庭干净明亮如一道”天光瀑布”,来自意大利的千年卡拉卡特大理石闪耀着圆润的光泽,无处不在彰显着物业服务的细致与用心。即使当时附近的配套设施远不如现在完善,窗外是尘土飞扬的建筑工地,楼内依然是一尘不染的办公环境。

后来的日子,每天上班下班,都会在门口见到物业服务中心的“美女帅哥”们,有时是一句温暖的问候,有时是一杯温暖的热茶,渐渐习惯了每天清晨都是在他们的笑脸中,开始一天的工作,夕阳落下又在他们的默默注视下,结束今日的忙碌。奋斗的日子里,总有人陪伴的感觉,保利物业真的很温暖。

2.“安全卫士”恪尽守护,我们放心

安全管理是最让人放心的。在这里办公四年的时间,对于安全问题,我特别放心。由外围(员工通道、人防出入口、自行车坡道)、主要出入口(地下车库出入口、大堂门、闸机、VIP通道梯控)、楼层区间(消防楼梯防火门)构建起的三道安全防线,让苍蝇都寸步难行。

△ 即使加班到很晚,也不会害怕

3.“家”越来越丰富 ,我们省心

“一站式”管家服务,最让人省心。大客服是我常听物业工作人员提起的一个词。人人都是客服,全部工作以服务为导向,随时发现客户服务需求,随时倾听客户的声音,快速响应、及时处理客户提出的问题。一条微信、一个电话再难、再小的问题都可得到有效快速解决。

配套设施齐全。我们的大厦是个巨大的综合体,有两个容纳1000多人的餐厅,可以享受不同风味的美食,每年还举办美食节,让人味蕾大开;还有连锁超市、咖啡厅、健身房、洗衣房、取款机等生活配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无忧服务。

4.“能工巧匠”日夜坚守,我们舒心

维修保养毫不马虎,始终让人舒心。今年我参加了两次物业服务中心组织的“机房开放日”。我们走进大厦设备心脏,探寻不为人知的一面。干净的地面、整洁的设备、整齐的标识卡、醒目的警戒线,更让我惊诧不已的是中央空调系统,通过楼宇控制系统远程调节,物业人员已经将我们办公区域的温度精确到某个点位上。有很多次我发现为了不影响我们正常办公,物业的工程维修人员都在节假日和下班时间才进行保养,他们是大厦的“最美逆行”。

△每一个机房, 都像精雕细琢的艺术品

“五色布”的故事。在每层的清洁间,我总会看到五种颜色的抹布,后来保洁阿姨终于给我解开谜团,为了卫生,红、黄、兰、绿、紫五种颜色是用来区分擦拭不同的区域:马桶盖、洗手池台面、电梯轿厢、办公桌椅、楼梯扶手等,这块小抹布可是一面镜子,折射出物业服务的用心程度。

△每一位保洁阿姨,都是大厦的美容师

5.爱和关怀细致入微,我们暖心

小动作、大温暖。在大堂,整齐摆放着针线包、工具箱、糖果架、应急救护箱、防雾霾口罩等小物件,别看东西小,但急需之时用处可不小。

除了针线包,还能在这里找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工具,有汽车胎压测量表、轮胎充气泵、应急启动电源等物品,以备车主在电瓶亏电、轮胎亏气时应急使用。这儿的温暖之处实在是数不胜数,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同身受。

如今,我的公司来到国际广场办公已经四年时间,和这栋大楼相伴的每个夜晚,都是我奋斗的纪念。感谢每一位辛勤的保利物业人给我们提供每一次服务,感谢曾经擦肩而过你们的每一张笑脸,感谢你们让我知道,在这里除了车水马龙、快节奏的生活和忙碌的工作还有人间温暖。

△尽管很平凡,物业人守护的是每一扇窗里的星光点点

专家称2019年房地产景气度下滑压力较大

华创证券分析师屈庆说,土地购置费支撑2018年上半年地产投资回升,2019年房地产景气度下滑压力较大。

2018年上半年房地产投资表现亮眼,但主要归功于土地购置费的大幅度攀升。房地产投资主要包括施工相关投资和土地相关投资,即土地购置费。今年上半年,土地购置费增速大幅抬升,7月累计同比上升72.3%。土地购置费高企的原因可能来自于地方政府迫于资金压力而对前期土地成交金额的集中催缴从而使得此前土地成交总额对土地购置费的提前反应有所钝化。

按照传统方法预测房地产投资的变动,2018下半年保持稳定小幅下行。可以通过新开工面积的变动和土地购置费的领先指标土地成交情况进行预测,其中土地成交面积领先于新开工面积6个月,土地成交金额领先土地购置费约15个月。

考虑上半年土地购置费的超预期上行的不可持续和施工单价对建安支出的拖累,下半年地产实际投资将进一步下行,全年均值6%-7%。假定土地购置费同比增速于今年年底回落到一季度均值水平,同时建安投资在下半年回暖的情形下较去年同比下降1%,根据房地产投资=建安投资+土地相关投资,估算得到全年房地产投资额为11.7万亿,全年累计同比增速为6.7%。

2019年在房地产调控不放松,房价处于高位的情况下,估计房地产景气度下滑的速度会更快。

五城互通中介“黑名单”

拒绝“潜规则”,东莞中介共同签署《东莞市房地产中介行业规范承诺书》,昨天,在东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主办的东莞市房地产中介从业人员规范执业宣传活动上,东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会员现场做出“十项承诺”:包括不发布虚假房源,不垄断房源、操纵房价、房租、恶意炒作、哄抬房价、房租;不与投机炒房团伙串通,谋取不正当利益等。

东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已于去年5月起与深圳、广州、惠州、佛山四市房地产业协会达成行业不良行为名单互认合作,联合签署《行业不良行为名单互认备忘录》,各方互相交换、通报和承认各自建立的“行业不良行为名单”数据,对各地不良信息实现共享,并每季度互相通报信息,实现对五地行业不良人员的联合惩戒。据了解,去年7月9日,五地协会实现第一批信息交换,共计136条违规经纪机构、人员信息。

东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会长罗凤也介绍,去年东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对2名违规房地产从业人员进行公告,并列入广深佛莞惠五地协会行业“黑名单”。此外,在规范行业秩序方面,2018年新增会员49家,取消106间中介公司会员资格。

东莞市房地产管理局副调研员张曙表示,过去的一些引诱业主看假房等违规行为,被视为营销手段,但是如果2019年就可能会被业主和购房者投诉为“涉黑”,或者是欺行霸市行为。

“十项承诺书”部分内容:

(1)全渠道发布真实房源信息,禁止网上发布虚构房源信息吸引客户步步入“坑”,禁止通过欺骗、刁难、威胁等手段恶意骗取、肆意克扣客户租金、押金等涉黑涉恶的违法犯罪行为;

(2)交易公开透明,不吃差价,禁止通过强迫等方式逼迫客户交易等涉黑涉恶的违法犯罪行为;

(3)全员实名登记,不聘用“失信”从业人员,禁止从业人员采用电话、微信、短信、上门等方式恐吓、谩骂消费者等涉黑涉恶的违法犯罪行为。

(4)不制作“阴阳合同”,或非法规避房屋交易税费。(全媒体记者 蒋幸端、石忠情)

31家中国房企2018年销售额同比涨逾三成

中新社北京1月11日电 (记者 庞无忌)2018年中国房企销售业绩出现“前高后低”态势。从全年来看,标杆房企业绩保持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已发布全年销售业绩的31家中国房企,2018年合计销售额达到了5.02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上涨34.9%。

去年,销售额超千亿元的企业有18家,其中,万科、恒大、碧桂园三家企业去年销售额突破5000亿元。

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碧桂园实现权益销售金额5018.8亿元,同比增长31.25%;恒大合约销售金额约为5513.4亿元,同比增长10.1%;万科去年合同销售金额6069.5亿元,同比增长14.5%。三家企业的销售增速比之去年明显回落。

去年,房地产企业高周转、高负债的发展模式不断暴露出问题:碧桂园在全国多地陷入“质量门”,恒大的多元化发展屡屡受挫,而万科中山一项目也曝出工地坍塌情况,减速发展成为龙头房企的选择。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指出,去年标杆房企市场占有率继续提高,且销售额再创新高。不过,从12月份销售数据看,大部分企业增速有所下滑,预计2019年初销售额很难超过2018年同期。

克而瑞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总监朱一鸣指出,2018年下半年以来,政策调控的效果开始显现,市场预期下滑、行业增速放缓。特别是去年第四季度,虽然房企推案量大幅增加、项目积极入市,但市场去化表现普遍不及预期。12月单月,该机构监测的32家房企销售额同比增速下滑,从7月份的近60%回落至25%左右。

朱一鸣预计,2019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将从高速增长向平稳增长过渡,32家房企的业绩规模增速也将从近两年的40%左右回落至20%-30%,较2017、2018年放缓并保持整体平稳的态势。

朱一鸣认为,千亿房企的数量在去年达到30家之后,未来规模的扩容进程将放缓。对于目前尚在成长和高速发展中的房企而言,业绩规模仍将处于企业战略的重要位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