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2019年04月

中粮·置地广场与得到达成战略合作,携手打造首都文化新地标

4月21日,「中粮o置地广场」与「得到」战略合作启动仪式在中粮o置地广场媒体中心圆满举行。大悦城地产总经理周鹏,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出席仪式现场,正式发布双方战略合作内容。

中粮o置地广场与得到战略合作“揭牌仪式”现场

周鹏表示,得到大学的“创新办学机制”,利用线上技术敏锐捕捉前沿知识,是中粮o置地广场最合适的内容共建方,也是中粮会员全生命周期教育的重要载体。

大悦城地产总经理周鹏致辞

双方基于用户线下知识学习的需求,结合中粮o置地广场毗邻地坛的文脉基因,将共同围绕“个性化知识服务”与“交互性知识体验”展开深度合作。其中中粮o置地广场作为“得到大学北京校区”,得到新书发布会、论坛沙龙等文化活动也将高频落地举办。

得到大学:打破职场“平行宇宙“

得到大学作为“得到”最新出品的战略级产品,是一个结合了线上知识交付和线下群体学习的创新知识服务产品,致力于打造服务终身学习者的通识大学,帮助用户实现完整的学习闭环。

从2018年9月启动第0期招生至今,得到大学已经开设4期,累计招募学员超过1560人,校区覆盖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成都六大城市。同时招生面向各行业职场人士,分班时将会混合搭配不同背景、职业、年龄层的终身学习者,组成一个多样化人才的 ” 热带雨林 “。

中粮o置地广场世界顶尖名企与行业巨擘集聚,拥有最前沿的国际化发展环境,也吸纳了一批高净值群体,精准的金融和高新技术领域用户群更形成了粘性增长的流量,最大化地助力得到大学发挥线下价值,丰富场景体验。

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演讲

“精品完备性策略+丰富的线下经验是中粮最值得学习的地方”,罗振宇在提及与中粮的渊源时如是说到。化用罗振宇先生的比喻,每个职场白领原本都是一个 ” 平行宇宙 “,通常只在自己轨道运行。而得到大学北京校区落地中粮o置地广场,为每一个 ” 宇宙 ” 提供了 ” 脱轨 “的契机,去触碰更多新颖的思考方式,与更多的 ” 宇宙 ” 连接在一起。

中粮o置地广场:塑造新白领“精神高地”

区别于传统写字楼更多局限于提供物理空间和物业服务,中粮o置地广场将策展式的场景内容、人性化的至尊服务、定制化的社群构建融于一体的重度运营理念引入到写字楼的操盘逻辑。在新中产崛起和消费升级的市场环境下,立足于自身Work-CO-Life的 3C生态体系、用策展思维回应个性化的需求,并辐射拓展与优质平台的内容共建,通过艺术与社交的多元化场景打造、激发商务人群潜在的创造性,为白领提供了“成长式办公”的新提案。

作为此次战略合作仪式的另一个重要环节,《东吴相对论》主讲人、得到APP《认知方法论》课程主理人吴伯凡展开了2小时的主题演讲,吸引了大批吴伯凡学员及中粮o置地广场租户代表前来参与。据悉,2019年得到将在中粮o置地广场定期高频地举办文化沙龙、新书签售会、校友会及发布会,通过持续的内容供给,聚合具有相同属性的细分客群,进行价值观和文化审美的引导,帮助人们实现自我生长,同时构造核心客群的交流平台、与其对话、发声,最终达到彼此的螺旋共生,构建情感上的高度认同与深度联结。

得到APP《认知方法论》课程主理人吴伯凡演讲现场

在此次与得到达成战略合作之前,中粮o置地广场已与“一个美术馆”、“松果生活”等文化内容平台跨界合作,艺术家徐冰、琴嘎、隋建国,诗人西川、欧阳江河,建筑师李虎都曾做客中粮o置地广场文化沙龙。据悉,公共区域正在筹备U型画廊、橱窗美术馆、夏季最美花园音乐会等活动,今年将陆续与大众见面。以“策展思维”践行重度运营,中粮o置地广场将地坛边的文脉基因滋养生发,通过不断与优质平台的内容共建,塑造了独有的文化性格和地标气质。

将知识传递融入到8小时办公的空间当中,新白领可以轻松Get精英社交,做到办公场景与成长场景的无缝转换。中粮o置地广场与得到联合打造的最强知识服务阵容,将丰富双方品牌的人文价值与内涵。正如看不见的“黑洞”也能被看见,这次打破写字楼常规套路的跨界合作,也将助力中粮o置地广场成为孵化知识的能量场,打造首都文化新地标。

国子承礼 万卷书开:信达o国子郡营销中心璀璨盛启惊艳京城

国子承礼誉世人,郡门万卷书尽开!2019年4月20日,信达o国子郡在万众瞩目中,迎来了营销中心的璀璨绽放,为全城人们带来一场感官盛宴。50多家行业主流媒体、各界领导、受邀嘉宾纷纷到场品鉴,共同见证信达o国子郡营销中心惊艳盛启的非凡时刻。

国子承礼百闻不如亲鉴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现场工作人员早已锦衣华服,整装待发,等待宾客的到来。距开放仪式尚早,但已有不少来宾陆续到场。拾阶而上进行签到后,便由礼仪人员引领到茶歇区进行短暂的休憩。古筝、竖琴与琵琶的韵律结合,将人瞬间拉回古时品酒赏乐的闲适时光。一场关于珍馐佳酿的盛宴在这典雅大方的营销中心外场进行着,优雅的花簇在熏风中轻轻摇曳,静品时光悠然。曲韵悠扬的表演结束后,罗顿沙河及信达地产领导亲自上台为舞狮点睛,寓意着为信达o国子郡赋予新的使命与活力,招祥瑞之气,纳八方财源。锣鼓喧天的舞狮表演热闹开启。

舞狮的表演瞬间点燃现场气氛,随后由项目开发商罗顿沙河和项目管理商信达地产领导先后上台致辞,对来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罗顿沙河是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区总开发商,负责整个高教园区一、二级开发。信达地产总部位于北京,深耕全国,开发项目主要分布在国内20多个大中型城市,形成了全国化布局。作为肩负城市发展使命的实力房企,此次,信达地产打造信达o国子郡这个鼎力匠作,必将开启北京房地产的一个崭新篇章。

慷慨大气的致辞引发现场掌声不断,随后邀请当今世界著名建筑师、城市设计师,曾被誉为“创造了当代建筑的新语言”的德稻生态建筑大师渡堂海教授上台致辞。他引领了“以色列17 年以来新建筑技术与新建筑语言发展的新潮流”,曾在2010年赢得设计建造“2010中国上海世博会以色列国家馆”的项目并担任总设计师,被以色列建筑协会评选为年度最杰出设计师。2011年渡堂海教授被著名的以色列杂志《经济学》评为年度最佳建筑师。渡堂海教授设计的世界上最长最高的张家界玻璃大桥,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的新地标,被CNN评为世界最壮观的十一座桥梁建筑之一。在渡堂海教授的致辞中,向我们讲述了关于21世纪创新教育、创造力与社区三者之间的联系,而这正是信达地产计划与德稻教育联手打造的除家庭、学校之外的第三成长空间理念的初衷不谋而合。

随后,众位领导款步上台,接过由信达o国子郡logo组成的印章,在卷轴之上盖下信达o国子郡对品质人居的承诺,盖下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在气氛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震撼人心的启动环节。信达o国子郡的logo是由享誉世界的殿堂级设计大师曹图健亲自操刀设计(信达o国子郡的logo创意来源于国子监大门,与代表深厚历史岁月的年轮相结合,融汇历史、时代与庄重感,同时也蕴含着千古历史文化的传承)。

千年礼序万卷书门盛开

最后,历史性的时刻终于来到。在现场近千名宾客的见证下,印有《国子颂》的大门缓缓拉开,恰似一个穿越时代的文化画卷徐徐展开。信达o国子郡营销中心正式开放展示。门后两侧是身着汉服的工作人员,纷纷以古时礼艺表演表达对宾客的至上欢迎。随后,来宾穿越长廊,纷纷移步营销中心,人潮比肩继踵,偌大的营销中心挤满了参观咨询的来宾。

国子承礼,“礼者,天地之序也”。作为礼仪之邦,“礼”是中国独特的人文哲学。几千年来,在道德规范上,中国人遵循以礼待人接物的行为哲学;在建筑格局中,从天子皇宫到名门府苑,均以“礼”为制。礼序,传承着中国千年的文明与匠心建筑史。而信达o国子郡可谓融粹时间与艺术的精华,择址北京上风上水皇脉之地——沙河高教园区,此地文脉底蕴深厚,众多高校环伺,北侧北师大附属中学,规划内小学、幼儿园,优质教育资源强势护航;项目计划引进教育行业领军者德稻教育,打造学校、家庭之外第三成长空间。

万卷书开,当东方礼序邂逅名匠风范,当典雅礼宴邂逅闲趣名仕,开启的,不仅是礼序的承袭门风,更是全新的全龄教育社区的重新塑造。此次信达地产在北京的鼎力匠作,必将开启北京房地产的一个崭新篇章,引领京城人居新标准,打造北京国际化全新教育型社区标杆之作。

沙河高教园唯一在售孤品,七大高校环绕,北京下一个学院路,现信达o国子郡营销中心全面开放,恭迎品鉴!

营销中心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沙河中路与高教园北一街交叉口东北50米

咨询热线:010-8076 3366

3月70大中城市房价抬头

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受多种因素影响,3月70大中城市房价较2月温和扩大。

具体来看,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北京和广州分别上涨0.4%和0.8%,上海和深圳分别下降0.1%和0.3%。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3%,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北京、上海和深圳分别上涨0.4%、0.3%和0.7%,广州下降0.5%。

二线城市方面,31个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降低0.1个百分点;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1.2%,上月为下降0.2%。35个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二手住宅销售价格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认为,3月一二线城市房价反弹明显。6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上涨,较2月增加8个,接近2017年市场热度最高时间点。有57个城市二手房价格上涨,较上月增加10个。

对于房价上涨的原因,张大伟表示,一方面是部分观望需求加快入市。另一方面,经过两年的调控,成交量跌幅过半,市场需求积压,入市量提高后,价格开始出现上浮。

针对市场开始出现的炒作氛围,部分城市再次发布调控政策。例如北京国管公积金二套房认定改为“认房认贷”;长沙停止执行对家庭第二套住房交易环节契税优惠政策;深圳开展房地产市场领域“楼霸”专项整治工作;合肥加大查处“哄抬房价”、“价外加价”、“捂盘惜售”、“虚假宣传”、“强制搭售”等违法违规行为力度等。

对于后续房地产市场走势,张大伟表示,在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调控要求下,2019房地产政策基本面依然保持比较紧的状态。因此,房地产市场全面快速升温的可能性不大。

贝壳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许小乐表示,当前市场预期平稳,房地产调控政策依旧高压,再叠加新房高库存的分流影响,市场不存在快速升温的基础,均价没有动力大幅上涨。

3月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0.4%

本市二手住宅环比涨幅有所回落,楼市总体平稳。昨天,国家统计局发布3月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显示,本市新房、二手房价格与上月相比均微涨0.4%。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介绍,3月,各地继续坚持因城施策、一城一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房地产市场总体平稳。据初步测算,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北京和广州分别上涨0.4%和0.8%,上海和深圳分别下降0.1%和0.3%。二手住宅销售价格3月份环比上涨0.3%,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和深圳分别上涨0.4%、0.3%和0.7%,广州下降0.5%。

成交周期拉长、看房次数增多、中小户型成交比重增加,这些现象都不断释放出市场降温的信号。“3·17”新政执行两年来,本市二手房市场在成交量和成交价格上都出现明显下降。中介机构数据显示,新政出台第二年,全市二手住宅网签量比政策实施前下降达40%。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市场回归理性的表现。

来自我爱我家集团市场研究院的数据显示,3月份本市新房成交面积环比上涨明显,市场在节后升温较快,但成交均价环比下跌13.2%,市场价格保持理性。价格较低的限竞房、共有产权房项目陆续入市,新房供应量大增是市场变化主因。

“得益于2018年底北京限价房、共有产权房供应量的大幅增长,3月北京新房交易量大幅上涨,交易量创下2018年以来的新高。存量住宅也呈现量价齐升态势,但市场先行指标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后续持续升温动力不足,限购限贷、利率政策没有明显松动,稳定仍是本年大势。”我爱我家集团市场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市场回温后,刚需入场较多,换房也是市场交易主力。贝壳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许小乐表示,换房需求是北京二手房市场上的主要需求,占比超60%。

此外,多家中介机构数据反映,3月为本市住房租赁旺季,住房租赁交易量涨幅较大,但平均租金不涨反跌,市场整体平稳。多渠道供应促使本市住房租赁市场的整体供应量不断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租赁市场的供求关系,为租金的稳定创造了条件。

自然资源部:住宅用地消化周期三年以上停止供地

17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为了保持住宅用地供应稳定,引导市场预期,促进房地产用地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自然资源部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做好2019年住宅用地“五类”调控目标制定实施工作。

该通知要求,各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结合2018年和2017年住宅用地供应数据,总结评估2018年“五类”调控目标落实情况,制定实施2019年度住宅用地分类调控目标。

尤其是,在上年住宅用地供应分类调控目标基础上,调整确定2019年住宅用地供应“五类”(显著增加、增加、持平、适当减少、减少直至暂停)调控目标。其中,消化周期在36个月以上的,应停止供地。

根据全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的最新数据,第一季度全国地价总体水平温和上行,环比、同比增速持续放缓。

一季度房地产投资创50个月新高 信贷大幅增加

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今年1-3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情况显示,1-3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3803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比1-2月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17256亿元,增长17.3%,增速回落0.7个百分点。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72.5%。值得一提的是,房地产投资增速自2014年12月之后,时隔50月创下新高。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表示,去年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一直保持在10%左右。今年一季度,房地产投资增长有所加快,一方面是房价运行总体比较平稳,另一方面则是房屋施工面积和新开工面积回升比较多。

施工面积来看,1-3月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69944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2%,增速比1-2月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施工面积484560万平方米,增长9.7%。房屋新开工面积38728万平方米,增长11.9%,增速提高5.9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28467万平方米,增长11.5%。房屋竣工面积18474万平方米,下降10.8%,降幅收窄1.1个百分点。

“在1-2月房地产市场相对低迷的情况下,楼市在3月出现了复苏企稳。”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说。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国仕英认为,房地产投资增速加快主要得益于3月销售旺盛、房企加快复工及新开工节奏加快。

张大伟表示,目前房企融资难度大幅度降低。1-3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38948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比1-2月提高3.8个百分点。中原地产数据显示,4月以来,房企融资已接近1500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指出,应警惕资金再次大量流入房地产领域。他认为,房地产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与金融业关联性较强,金融业始终位居房地产业直接消耗系数排名的首位,并且系数从2002年的0.077上升到2012年的0.105。这反映了房地产业的金融属性在不断增加,投资属性不断提高。

广州楼市“小阳春”? 值得商榷

年初楼市似乎出现了一些起色。

根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今年1-3月,国内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0.9%但降幅比1-2月时收窄了2.7个百分点,出现了企稳迹象。价格方面,3月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2%,二线城市环比上涨0.6%,三线城市环比上涨0.7%。

单看广州,今年3月的网签销量达到9174套,同比去年3月增幅超过40%。而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3月广州一手住宅价格上涨0.8%,二手住宅价格下降0.5%。

春节后的广州一手房市场开始变得热闹,笔者在3月看盘的过程中也发现,在一些规模楼盘,节假日看房群体多了起来,人气有渐旺的势头。

2017年3月广州调控政策曾规定非广州户籍购房需满5年社保,已售房屋取得产权证满两年方可上市交易。如今政策出台满两年,不论是非户籍人群还是受限的存量房屋,都逐步取得了入市交易的资格。

与此同时,有机构调研显示,广州房贷利率出现回调现象,尽管首套房贷利率上浮10%、二套房贷利率上浮10%-15%仍是普遍现象,但也有部分银行在特定条件下允许以5%的较低水平进行办理,且放款速度有所加快。

楼市形势似乎出现了再度变热的迹象,市场对于今年二季度也开始期待。但广州楼市“小阳春”行情真的来了吗?恐怕还值得商榷。

从市场成交来看,尽管3月“硬气”了一把,成交量也超过9000套以上,但进入4月后,成交量已明显出现了下滑。

网易房产数据中心统计显示,其中4月首周(4月1日至7日)成交1313套,环比减少60%,4月第二周(4月8日至14日)回升了27%至1674套,合计4月前14天的成交量仅为2987套,降温的势头也比较明显。

另外,广州一手市场的新增供应在4月也开始回落。克而瑞监测显示,商品房新增供应已经连续4周出现下滑。

过去几年,广州一手住宅市场供求比基本平衡,但在新增供应出现削减的情况下,成交量也会持续受限。结合去年广州土地出让的时间分布来看,新增住宅供应的增加可能还要再等等。

而从政策层面来看,去年广州曾对部分政策进行调整,但楼市调控政策基本面并没有发生变化,仍旧严格执行。也正是在政策的作用下,市场并没有出现真正的“井喷”行情。

一直以来,“小阳春”“红五月”“金九银十”“年底翘尾”等形容词,都是用来描述一年内不同时间节点楼市的火热局面。但时至今日,房地产市场回归居住属性的大方向并未改变,“房住不炒”的定位始终贯彻。

对于购房者而言,在进行决策时仍应以真实居住需求为导向,摒弃投机思维,在市场火热时不应冒进,在市场平淡时不要灰心。

新房漏水保险赔 强制上险房价会跟涨?

北京新房拟强制上保险,消息一出引发热议。

根据北京市住建委、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的《北京市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暂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本市新建住宅工程项目,应当在土地出让合同中,将投保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列为土地出让条件。建设单位投保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的保险费,可在建设项目总投资中的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中列出。

未来,外墙脱落、漏水等这些往往引发扯皮的事,有望找保险公司理赔。但是看似好事一桩,却引发网友担忧“羊毛出在羊身上,房价是否要涨了”。与此同时,新规还被质疑“甩锅”——“房屋质量出现问题,应该问责开发商而不是找保险公司解决”“为何不能加强质量监督及管理,而要靠保险赔偿”。

对此,新京报记者采访了汇友财产相互保险社副总经理赵宏彦、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房产金融法律事务部主任郭韧以及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教授郝演苏答疑解惑。

焦点1 为何新房要强制上保险?

赵宏彦:目前,国外的建设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也基本采用强制投保模式,从保险公司的角度来说,保险毕竟遵循大数法则,参与的项目越多,保险公司才能更顺利地对项目进行承保。

将保险公司拉入这一体系中,相当于住宅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中又多了一个主体。如果该开发商开发的楼盘经常出现质量问题,那么保险公司出险的概率就会提高,这样一来,后续这一开发商再开发新楼盘时,就很少有保险公司愿意承保,或者开发商需要付出更多保费,保险公司才愿意承保。市场博弈的结果会促使房地产市场优胜劣汰。

因此,对于开发商来说,保险这一市场机制对其是有约束力的。

此外,近年来购房者买房后因为质量问题而产生的纠纷不占少数,各级政府为处理纠纷消耗了大量行政资源。我认为政府也是希望能将日常繁琐的纠纷问题,转移到保险公司等市场主体来解决,减轻负担。

当然,市场主体解决不了的问题,最终政府肯定还会出手。

郭韧:这个保险是强制开发商在建设房屋的时候购买,相当于延长了房屋质量的保修期,同时,又引进了第三方对开发商的房屋质量进行监督。对购房者而言,未来房屋质量发生问题的时候,保险公司作为第三方也可以共同来承担相应的责任。

郝演苏:在很多国家,建筑商为了承诺建筑质量,会专门投保相关的建筑质量方面的保险,我国有了这类保险,显然就增加了问责、追责的机制。在此过程中,保险公司也会对开发商的建筑质量有标准要求,所以实际上是通过保险公司这一第三方,来增加对建筑商的监督和约束。

当然,开发商对于房屋质量的标准并不会因为保险公司的介入而有所降低,因为无论是否有保险,房屋质量也已有相关标准,也有政府方面的监理。

焦点2 开发商对房屋质量没责任了?

赵宏彦:根据《北京市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暂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保险期间保险责任开始时间是自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合格2年后起算。在住宅工程在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至保险责任开始时间内出现的工程质量潜在缺陷,由建设单位负责维修。

一般来说,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对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的保障期是十年,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普通工程,在十年以内基本就稳定了。例如地基基础的不均匀沉降,结构构件之间的相对位移等都已经稳定了,不会再出大事情。而保险公司对保温和防水工程的保障期则一般是5年。

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是在住宅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两年才进行保障,有些购房者可能会想,为什么验收合格后,还会出现漏水之类的质量问题。其实结合现实情况还是很好理解的,有些工程体量是几万平米、几十万平米,不可能每个角角落落都绝对保证质量,肯定会有不如意、缺陷、失误的地方,因此就需要保险公司介入赔偿。

根据以往理赔情况来看,保险公司理赔的方式有赔钱或维修,只需和业主达成一致。

郭韧:按照规定,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两年内,还是属于开发商承担房屋质量的责任,两年之后,就由保险公司来承担。当然,保险公司的责任也是有期限的,要对应相关的条文。

郝演苏:开发商一样要对房屋质量负责,就跟商品一样,出了质量问题要找厂商,房屋也有保修期,但保险公司介入后,房屋质量又多了一层保障。

按规定,保险期间保险责任开始时间是自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合格2年后起算。这就有点类似于重疾险的等待期,等待期内被保险人生病是不能获得理赔的,而新房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阶段,水电暖都启动,所有系统全部运转之后,有可能出现一些小问题,这时候,就需要保险公司来理赔了。

焦点3 对购房者是好事还是麻烦?

赵宏彦: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的推出,对购房者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相当于延长了房屋的保障期,而且现在一些开发公司都是项目公司,工程结束后就解散了,个别房地产公司可能会从一个城市撤出,但是保险公司一直都存续。此外,对于保险理赔的时限和程序,都会有明确规定。

不过,购房者要注意,按原来的保险条款,住户对房屋进行的二次装修,是不在保障范围之内的。

郭韧:这一保险对购房者来说肯定是有利的,因为保费是建筑公司支付。而开发商在建设房屋过程中,保险公司也会对房屋质量进行监控,根据规定,保险公司在最终评价报告中指出建设项目存在严重,且在竣工时没有得到实质性整改的,建设单位不得通过竣工验收。这对于购房人来说,相当于多了一个力量来监管房屋质量。

郝演苏:对于购房者而言,更多了一重保障,保障期限又长了一些,当然是好事儿,保险公司对房屋建设商还是有很强约束力的。

焦点4 羊毛出在羊身上,保费会转嫁到房价?

赵宏彦:根据规定,保险公司应当按照建筑安装工程总造价的预算价计算保险费,建设单位应当及时支付合同约定的保费。这是因为保险费用并不是按房价计算,而是按照建安费用,而建安费用又很低,比如北京地区主体加装修的建安造价也就在5000元/平米左右,乘以1.5%的费率,占比不高,对房价影响甚微。

郭韧:羊毛出在羊身上是有这个可能的,开发商出了保费,保费也是开发商的开发成本之一,以后这些可能会体现在房价里。

郝演苏:建设公司投保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不会对房价有影响,因为保费占比是很小的。

新房质量“强制险”值得探索

新买的房子没过两年就出现质量问题,维权时却遭遇开发商各种推诿。多年来,这是不少购房人的“心头痛”。近日,北京相关部门联合对《北京市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暂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按照征求意见稿,新建住宅将投保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未来购房人发现质量问题可向保险公司索赔。

屋顶渗漏、墙壁开裂乃至房屋倒塌等住宅质量问题,轻则影响购房人正常居住使用,重则影响到购房人的安全感、幸福感。即使在住宅工程质量保修期内,购房人找开发商维权时往往也不会十分顺利;一旦过了保修期,解决房屋质量问题更难。探索推出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有助消除购房人对房屋质量的忧虑。由于这种保险可能被纳入强制险,由住宅工程建设单位投保,保险公司根据保险条款约定对建筑物损坏履行相应赔偿义务,即出现质量问题由保险公司买单。同时,保险公司为了保障自身利益、减少业务风险,会对开发商起到一定监督作用。

还应注意到,开发商所承担的保险费,有可能会计入房价成本,由市场供需双方来分担。通过投保,开发商不仅会减少房屋质量问题即减少相关纠纷,从而减少了质量问题所产生的成本。同时,还有利于维护开发商形象。而且,这种保险还可以节省行政管理部门、司法机关的资源并降低相关成本。

也就是说,新房强制上保险可以带来“一保多赢”,有望推动新建住宅质量整体升级。当然,也不是所有住宅质量问题都在保险范围内,现实中确实有一些情形不能属于保险责任范围。购房人需要弄清楚哪些质量问题属于保险范围内的缺陷,可以向保险公司索赔,哪些问题不能索赔,以减少保险赔偿纠纷。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保险只是减少住宅质量问题的一种补充性措施,既不能替代住宅项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在质量方面的责任,也不能替代行业监管部门对于工程质量的行政监管责任。即“一保多赢”不等于“一保万能”,参建各方还须继续落实质量终身责任制,相关部门要继续在日常质量监管、工程验收等方面严格尽责。

这些楼市过热城市可能被住建部点名预警

昨日(4月19日),中央重申“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好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城市政府主体责任的长效调控机制”。

当晚,新华社即以一条标题式政策新闻《对部分房价、地价波动幅度较大的城市,住建部进行预警提示》,为这次会议做了注解。

在楼市“小阳春”消息不断出现之时,究竟是哪些城市可能被预警呢?

官方两大政策预期施压

据新华社,近期住建部会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2019年第一季度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从调研情况看,房地产市场总体保持平稳,住宅销售平稳回落,房价基本稳定,市场预期趋于理性。但部分热点城市住宅销售回暖、土地市场热度回升,需引起高度关注。

按照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方案确定的月度分析、季度评价、年度考核的要求,住建部对2019年第一季度房价、地价波动幅度较大的城市进行了预警提示。

不过,这条新闻并没有公布具体名单,而住建部官网也未透露任何相关信息。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两大重磅政策预期?

首先,便是今年第一季度各地或真或假的楼市“小阳春”。从国家统计局4月16日公布的《2019年3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看,3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房价格环比上涨的有65个,较上月增加8个城市;二手房价格上涨城市57个,较上月增加10个城市。

另外,相较2018年同期,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房价格全部上涨,二手房价格仅3城略降,其余67城均上涨。3月新建住宅最高涨幅是丹东环比101.9%,二手房住宅最高涨幅是大理环比101.8%。

不过,在次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毛盛勇对此回应:“总体来看,全国目前的房价总体平稳,尽管有些地区涨幅略有扩大,多数地方涨幅在收窄,而且有的地方同比在下降,房价运行比较平稳。“

其次,3月全国土地溢价率明显提升。

中指院数据表明,2019年3月,全国300个城市土地平均溢价率21%,较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升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类用地(含住宅用地及包含住宅用地的综合性用地)平均溢价率24%,较上月上升13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升3个百分点。

再有,是第一季度多个二线城市土地出让金收入的大幅上涨。

据中指院,今年第一季度,全国300个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额为8281亿元,同比减少16%。其中,住宅用地(含住宅用地及包含住宅用地的综合性用地)出让金总额为6950亿元,同比减少11%。全国40个大中城市中共21个城市出让金同比增加,涨幅前十均为二线城市;降幅前十城市中,仅杭州、武汉季度收金过百亿元,哈尔滨同比降幅居前。

而到了3月,全国300个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额为2826亿元,环比增加36%,同比减少11%。其中,住宅用地(含住宅用地及包含住宅用地的综合性用地)出让金总额为2458亿元,环比增加41%,同比减少3%。

其中,以下10个城市的第一季度土地出让金增幅波动极大——北海尽管土地出让金较低,为18.8亿元,但同比增幅达到了1664%,大连78.9亿元增幅1241%,温州49.7亿元增幅687%,南宁153.3亿元增幅640%,热点城市厦门21.1亿元增幅达416%,三亚22.4亿元增幅402%。另外,太原、银川、兰州、合肥的同比增幅也都超过或接近100%。

不过,也有部分城市已经嗅到了政策收紧的信息,尽早做了调控升级打算。

比如,北京上周收紧国管公积金政策,贷款按照认房又认贷执行;深圳印发《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开展房地产市场领域“楼霸”专项整治工作的方案》;《关于调整长沙市第二套住房交易环节契税政策的通知》要求,在长沙市范围内停止执行对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的契税优惠政策,即对个人购买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按4%的税率征收契税;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就进一步规范商品房销售行为发布紧急通知;济南住建局与公安局联合发布通知,辟谣楼市松绑传言。

哪些城市可能被预警?

虽然住建部并没有直接指出预警城市,但从一些城市近期的市场表现可见端倪。

业内人士一般认为,楼市存在一条上涨10%的红线,超越该线便可能触发调控。

从拍地情况看,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3月下旬以来,部分城市的土地市场相比1~2月的低迷有所恢复,其中包括合肥、天津、杭州、温州等城市,卖地数量有所增加。4月包括无锡、苏州、广州等城市的土地市场也有明显升温。”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杭州、合肥、大连等城市近期地价上涨过快,可能是预警的对象。”

可以预见的是,近期楼市上涨超过10%,土地市场溢价率过高的城市,例如西安、杭州、南宁、济南、青岛、郑州等城市,存在较大的被预警可能。

比如西安,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3月西安新建商品住宅销售同比涨幅24.4%,居全国第一。另据克而瑞,西安第一季度地价涨幅亦以147%居全国第一。

3月21日,近30家房企争夺位于西安高新区软件新城的147亩居住用地,超过300轮激烈竞价,最终由高科集团以2517万元/亩竞得,楼面价最高达13450元/平方米,溢价率最高至73%。

再如杭州,其虽然3月新房售价仅上涨6.6%,但第一季度经历了火爆异常的土拍。

3月29日,杭州土地市场5宗住宅用地出让,单日揽金73亿元。其中,萧山市北地块共有20多家开发商竞争,经过74轮后到达封顶楼面价并进入竞自持环节。最终,地块经过95轮拍卖由绿城以19.7亿总价、25768元/平方米楼面价、49.81%溢价率和22%自持拿下。

记者留意到,3月杭州以36%的宅地平均溢价率位居10个大中城市首位,有3宗宅地在达到最高限价后以竞自持方式成交,溢价率均超过49%,为今年以较高溢价率成交的地块。

不过,“接下来楼市不大可能完全管控,因为当前整体市场平稳,没有明显地涨跌,后续应该以‘一城一策’为主,对过热的降温,对疲软的促进,保持市场稳定。”严跃进最后说。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这些城市有可能位列住建部预警名单。

新房方面,3月份比去年同期上涨超过20%的有4个,分别是西安、呼和浩特、贵阳、丹东;同比上涨超过10%的有42个,如下图:

二手房来看,涨幅超过20%的城市只有1个,即呼和浩特,涨幅为20.8%。超过10%的城市有16个,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