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2019年05月

住建部开展质量检查 保障性住房是重点

5月20日,住建部办公厅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全国建筑市场和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执法检查的通知。通知指出,此次检查分为建筑市场和工程质量安全、建筑节能两个方面。

具体来看,在建筑市场和工程质量安全方面,其检查范围为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西藏除外),每省(自治区)抽查1个省会(首府)城市或地级市及其1个下辖县(市),直辖市抽查2~3个市辖区(县)。主要检查省、市、县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及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相关管理工作,抽查5个建筑工程(其中住宅工程4个、公共建筑工程1个)、4个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其中,住宅工程以安置住房和保障性住房为重点。

而在建筑节能方面,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新疆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安排在5月份第一批检查。

50大城市年内土地收入超1.3万亿

近期,土地市场逐步回暖。5月20日,杭州、东莞、宁波等多个城市同步出让系列地块。

其中,杭州萧山区一宗商住地块以底价15.92亿元成交,地块出让面积37654平方米,综合容积率8.5,建筑面积31.85万平方米,起始总价15.92亿元,楼面起始价5000元/平方米。东莞市一宗商住地块经历3家房企7轮报价后,以10.37亿元成功出让,折合楼面价约10890元/平方米。宁波市以底价3.25亿元成功出让一宗商住地,折合楼面价12800元/平方米。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20日数据显示,二季度以来地方政府加速了土地出让速度,截至5月20日,受监测的50大中城市年内累计出让土地1.37万亿元,同比上涨9.3%。50个城市当中有48个城市的土地出让金超过百亿规模。其中,出让金额度最高的杭州市年内土地收入达到1129亿元。此外,还有北京、天津、上海、苏州等14个城市土地收入超过300亿元。

“随着房企融资难度降低,部分城市土地市场出现了复苏苗头。”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说。例如,5月17日,山东济南迎来了5月的第二场土拍,126亿元拍出21宗地块。同一日,杭州出让8宗土地获得出让金163亿元。

克而瑞市场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从受监测的299个城市市场表现来看,4月份土地成交量价齐升,成交建筑面积环比上升30%,土地成交均价环比上涨19%。其中阜阳、常州、丽水、金华等城市土地热度明显攀升、高溢价地块频出,常州钟楼区一商住地块楼面价更是创历史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三四线城市溢价率也结束了半年之久的低位徘徊,在4月份迎来了明显回暖,溢价率增至21.3%,较年初上涨了近10个百分点。

克而瑞研究中心数据显示,4月份地级市土地市场溢价率均高于15%,其中台州、绍兴、丽水均有多块土地溢价率突破100%。且部分城市土拍底价上升较快,以溢价率为16%的湖州为例,土地成交楼板价较2018年末上涨了五成左右。

住建部1个月内两发房价预警

近期,多组数据印证楼市“小阳春”,监管的态度则是旗帜鲜明的贯彻“房住不炒”。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继4月19日对6个城市进行预警提示后,5月18日又对近3个月新建商品住宅、二手住宅价格指数累计涨幅较大的佛山、苏州、大连、南宁等4个城市进行了预警提示。

“住建部此次对4个城市的预警提示,体现了监管层对于高房价继续管控的导向,亦是‘房住不炒’政策思路的体现。”上海易居研究院智库研究中心总监严跃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这将有助于后续各地稳房价政策的出台。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4月份,大连新房房价环比上涨0.7%,同比上涨13.2%。二手房环比上涨0.8%,同比上涨9.1%;南宁新房房价上涨0.9%,同比上涨11.5%。二手房环比上涨1.4%,同比上涨11.7%。虽然苏州和佛山不在70城房价统计名单中,但无论是近期苏州土地市场的持续火热,还是佛山新房成交价的连续多个月上涨,均印证了这两个城市房地产市场的高温不退态势。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从整体上看,今年以来,随着各地因城施策以及人才引进政策的不断落地,个别城市受政策松绑预期影响,房地产市场出现明显升温。在此背景下,住建部在1个月内两次发布预警提示具有很明显的“敲打”意味,同时体现了稳地价、稳房价和稳预期的调控决心。当然,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因城施策绝不是因城放松。

事实上,无论是苏州或是佛山,都不是首次被住建部点名。尤其是佛山,在去年5月份住建部就房地产调控问题约谈12城相关负责人时,就有佛山市相关人员。随后,住建部等多部委联合启动的30城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中,佛山毫无意外地又出现在治理名单中,此次苏州也位列其中。

虽然今年4月份住建部预警的6个城市名单并未公开,但结合近期苏州房地产市场的销售、价格、土地市场表现来看,其5月份出台的调控政策,或是对住建部房价预警提示的反馈。

张波预计,今年二季度市场热度较高的城市,尤其是二线城市的政策加码空间力度将更大。与此同时,在因城施策的背景下,房地产市场的松紧“微调节”状况将持续存在,不但松紧方式不同,松紧的力度亦会有所差异。

前4月商品房销售逼近4万亿 房企买地金额降超3成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4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再创新高,商品房销售额增速继续提高。但同时,前4月房屋竣工面积下降10.3%,房企土地购置面积和成交价款均下降超过三成。

值得注意的是,前4月全国已有30多个城市调整公积金政策。进入4月,发布房地产调控政策收紧的城市明显增多,包括苏州在内的多地政策有所收紧。业内人士预计,短期内国家层面的调控政策不会放松,全国楼市还将持续降温,房企的资金压力依然较大。

前4月商品房销售额逼近4万亿房企买地金额下降超三成

国家统计局5月15日公布的《2019年1~4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情况》显示,前4个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4217亿元,同比增长11.9%,创下自2014年12月份以来新高。

1~4月份商品房销售额39141亿元,增长8.1%,增速提高2.5个百分点。4月份,国房景气指数继续上升至100.92。

易居研究院研究员沈昕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认为:“综合考虑这些情况,预计短期内国家层面的调控政策不会放松,全国楼市还将持续降温,房企的资金压力依然较大,预计未来几个月市场将整体保持稳中有降,多项指标增速将有所回落。”

竣工面积同比连跌16月

1~4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72256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8%,住宅施工面积501832万平方米,增长10.4%。其中,房屋新开工面积增速小幅提高1.2%。新开工面积58552万平方米,增长13.1%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43335万平方米,增长13.8%。

值得注意的是,前4月房屋竣工面积22564万平方米,下降10.3%,降幅收窄0.5个百分点。沈昕分析认为,从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速走势看,今年1-4月份比1-3月提高1.2个百分点。2019年二季度,考虑到销售增速大概率低位盘整,预计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速也将回落。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指出:“这已经是连续16个月房屋竣工面积同比下跌的现象。但随着后续房地产市场供应端的发力,预计项目竣工规模持续下跌的可能性会减少,这也利好后续房屋交付规模的增加。”

商品房销售额逼近4万亿

数据显示,1~4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跌幅为0.3%。目前已是连续3个月负增长,但是跌幅并未扩大。

其中住宅销售面积36796,同比增长0.4%。但办公楼及商业营业用房销售分别下跌12.4%和8.8%,对整体数据产生拖累。

1~4月份商品房销售额39141亿元,增长8.1%,增速提高2.5个百分点。其中,东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额21023亿元,增长6.0%,增速提高4.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额8553亿元,增长11.8%;中部地区商品房销售额8334亿元,增长10.4%;东北地区商品房销售额1230亿元,增长3.3%。

“实际上3月份开始各地房屋销售略有小阳春的态势,房屋销售表现总体还不错,各地购房的情绪也略有好转,所以这都会使得房屋买卖市场表现不错。从统计局的数据看,住宅销售规模其实是呈现正增长态势的。另外,部分城市在新房规模不多的情况下,二手房市场也随之活跃起来了。”严跃进说。

企业买地金额降超三成

1~4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52466亿元,同比增长8.9%,增速比1-3月份提高3%。

在多地楼市回暖的大环境下,1~4月企业定金及预收款17249亿元,大幅增长15.1%;个人按揭贷款8031亿元,增长12.4%;国内贷款8955亿元,增长3.7%;利用外资34亿元,增长1.0倍;自筹资金15687亿元,增长5.3%。

值得注意的是,1~4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358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3.8%,降幅比1~3月份扩大0.7个百分点;土地成交价款1590亿元,下降33.5%,降幅扩大6.5个百分点。

尽管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增速有所提高,但从结构上看,到位资金增速主要来源于定金及预收款和个人按揭贷款,国内贷款形势依然较为严峻,房企资金压力仍然较大。

严跃进表示,企业到位资金数据比预期的要好,并且对于企业未来投资等形成了直接的影响。当前房企融资渠道确实有较好的拓展,从后续市场的表现看,房企也会引起资金面改善而加快购地和新开工,同时销售方面主动降价的动作也会减少。同时需要注意到,近期部分城市土地市场等也有管控,后续房屋销售行情也有不确定性。

十城市遭预警提示 房地产调控“稳”字当头

为进一步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城市主体责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4月19日对6个城市进行预警提示的基础上,又对近3个月新建商品住宅、二手住宅价格指数累计涨幅较大的佛山、苏州、大连、南宁4个城市进行了预警提示。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加码房地产调控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区域房地产市场有失控风险,房价明显上涨,土地市场明显过热。

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大连新建住宅环比上涨0.7%,同比上涨13.2%;二手房环比上涨0.8%,同比上涨9.1%。南宁新建住宅环比上涨0.9%,同比上涨11.5%;南宁二手房环比上涨1.4%,同比上涨11.7%。另外苏州、佛山等城市虽然不在70大城市统计范围,但房价也明显上涨。

张大伟说,种种迹象表明,中央遏制房价上涨的决心不会改变,未来的楼市政策依然将打击投资投机行为。

“为保持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稳定,住建部的预警系统已经建立并开始常规性运行。”张大伟说,分类指导也带来了更多的监管,未来房地产调控将以地方主导,住建部与中央指导为主。同时,2018年实施的多轮多城市房地产巡查在2019年将依然常态化。

除住建部外,银保监会宣布将开启针对银行保险机构的“巩固治乱象成果 促进合规建设”工作,继续对重点领域重点风险开展深入整治,严查政策执行,严查风险隐患,严查违法违规行为。其中,房地产资金也是重点整治方向之一。

从整治工作要点来看,银行机构方面,包括表内外资金直接或变相用于土地出让金融资;未严格审查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违规向“四证”不全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提供融资;个人综合消费贷款、经营性贷款、信用卡透支等资金挪用于购房;资金通过影子银行渠道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并购贷款、经营性物业贷款等贷款管理不审慎,资金被挪用于房地产开发。

非银方面,尤其是信托向“四证”不全、开发商或其控股股东资质不达标、资本金未足额到位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直接提供融资,或通过股权投资+股东借款、股权投资+债权认购劣后、应收账款、特定资产收益权等方式变相提供融资;直接或变相为房地产企业缴交土地出让价款提供融资,直接或变相为房地产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银保监会对房地产行业提出的相关检查内容,有助于减少后续房地产发展中的金融风险,也体现了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导向。

穆迪:中国房地产市场仍支持稳定展望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16日发布报告称,未来6至12个月中国房地产业的销售及库存水平将略微转弱,但总体业务状况依然处于稳定展望的基准范围内。

这份报告基于受穆迪评级的62家中国开发商的经营情况。

报告称,受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增长推动,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房价上涨势头强劲。但是,由于地方政府微调监管措施以稳定房价,预计房价涨势将放缓。

穆迪助理副总裁兼分析师杨昱颖表示:“随着三四线城市需求转弱,我们预计未来6至12个月中国房地产合约销售额同比将持平或下降1%至5%,三四线城市库存水平或上升,但全国库存水平仍将低于2015年3月的峰值。”

按照有关政策,中国将放宽不同类型城市的落户条件以促进城镇化发展。报告分析称,该政策将长期有利于经济发达、常住人口在100万至500万的大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因为这些城市有更好的经济前景和更完善的基础设施。

穆迪预计,中国的政策将继续支持房地产业长期稳定,地方政府不太会大幅放宽现阶段执行的政策措施,以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租赁节奏放缓 中国一二线部分城市住房租金回调

春节之后的一波返城租赁高峰过去,4月下旬以来,中国一二线多地住房租金出现回调迹象。

北京市朝阳区一家中介机构租赁部门的房屋管家小郭告诉中新社记者,最近市场不太好,她负责的不少房屋租赁周期都在拉长,有的房子即便降价也很难租出去。“有一套装修不错的一居室,按去年的价格向外出租,已经挂出去60多天了,还是乏人问津,我们正打算降价处理”,小郭说。

租赁节奏放缓,周期拉长成为不少地方住房租赁市场的降温的信号。贝壳研究院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北京住房市场租赁节奏放缓,2019年4月份房源7日内出租率为21%,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环比下降3个百分点,租赁市场的成交难度明显增加。

房源出租难度的增加在于供应量的增长。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1-4月份,北京租赁月均新增挂牌量同比增长16.6%。前期二手房买卖市场平稳向下,一定程度上促使部分业主转向租赁市场,房源增多,同时长租公寓给市场提供了较大的供应增量,带来租赁市场供需关系的改变。

租赁市场的节奏放缓,为了促成交易,业主只能选择调整预期、下调报价。“去年错过了房租上涨的高峰期,今年本想上调一些(月租),谁知道向各个中介一打听,最近租房市场不太好,只能放弃涨价,维持两年前的价格”,业主唐女士对中新社记者表示。近期一些业主为了把房子尽快租出去,对同类型的房子月租金做了100-200元(人民币,下同)左右的下调。

房地产经纪机构链家提供的数据显示,2019年4月,北京链家租赁房源中共发生12224次调价,其中83%为下调报价,同比增加19个百分点,且下调报价的占比在近半年呈现趋势性的增加。

除北京外,深圳、上海、南京等城市也在近期出现租金回调的情形。诸葛找房数据中心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4月最后一周,其所监测的20个一二线城市租金均价达年内最高水平。但5月份以来,这一情况出现扭转。2019年第18周(4月29日-5月5日),20城市住房租金均价为每月每平方米44.20元,环比微涨0.09%,租金均价涨幅收窄明显,市场整体趋稳。5月第二周,20城租金均价环比微跌0.11%,租金均价小幅回调。20个城市中,除苏州、郑州、合肥、石家庄四个城市外,其余16城市租金均价环比均有所下跌。不过,各城市租金变化均不超过1%,总体租金价格水平平稳

4月一二线城市房价涨幅扩大 专家:调控政策放松的可能性不大

5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4月70城房价数据显示,4月市场继续延续“小阳春”态势,一二线城市房价涨幅扩大。其中,秦皇岛以1.8%的环比涨幅领涨70城新房市场,西宁以2%的环比涨幅领涨70城二手房市场。

有观点认为,信贷政策宽松导致价格上升。对于钱是否流进了楼市的疑惑,央行近期回应表示,“目前从统计数据上看,还没有看到明确的指示情况。”

对于未来的政策走势,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房地产调控政策放松的可能性不大。

秦皇岛领涨新房市场,西宁领涨二手房市场

从70城市新房市场表现来看,新建住宅出现了最近4年最高的67个城市房价环比上涨,仅赣州、韶关两个城市出现环比下调。

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上涨0.5%、0.3%、1.1%和0.4%。

31个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8%,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35个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5%,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

秦皇岛以1.8%的环比涨幅领涨全国。4月新房明显上涨的城市还有重庆、昆明、北海、广州、西安、杭州、济南、武汉、洛阳,环比分别上涨1.2%、1.2%、1.2%、1.1%、1.1%、1%、1%、1%、1%。

从二手房市场看,4个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4%,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和深圳分别上涨0.6%、0.5%和1.1%,广州下降0.4%。此外,31个二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上涨0.6%,涨幅回落0.6个百分点。35个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上涨0.6%,涨幅扩大0.1个百分点。

西宁的二手房价格以2%的环比涨幅领涨全国。4月其他二手房上涨明显的城市还有呼和浩特、唐山、秦皇岛、南宁、厦门、乌鲁木齐、太原、深圳、洛阳等。

钱流进房地产了吗?

对于4月房价继续上涨的原因,有分析认为,信贷政策宽松叠加人才政策是房价小阳春的主要原因。“信贷宽松下,部分城市前期跌幅大,购房者在市场炒作下怕踏空,入市量提高后,价格开始出现上浮。”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

央行公布的4月数据显示,在主要分项都较去年同期和上月明显回落的情况下,居民中长期贷款保持了较高增量,4月新增4165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622亿元,比上月仅少增440亿元。

那么,新增信贷是否大部分进入了房地产市场?

“大家关心的(居民贷款大部分)是不是进股市、进房地产了,目前从统计数据上我还没有看到明确的指示情况。”央行调查统计司副司长张文红近日在央行的媒体通气会上表示,4月末住户贷款同比增长17.3%,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分别低0.3和2.3个百分点;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同比增长17.5%,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分别低了0.1和1.9个百分点。从增量上来看,住户贷款前4个月累计增加了2.3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略有多增,多增500多亿元。4月住户贷款增加5258亿元,同比少增26亿元。

央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邹澜表示,今年以来在部分地区,尤其是个别的城市,房地产市场也出现了一些苗头性的变化。人民银行一直在密切跟踪监测,相关主管部门也加强了对相关城市政府的指导,进一步落实城市政府的主体责任。

■ 延伸

4月房地产投资表现强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4月数据显示,多项宏观数据表现低于预期。不过,房地产表现“抢眼”。

4月房地产投资保持高位。2019年1-4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4217亿元,同比增长11.9%,增速比1-3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

4月房地产开发投资是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力量。在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看来,房地产投资的韧性与当前高度依赖期房销售的经营模式有关。“但随着期房交付时间的逐渐临近,竣工速度将被动上升。2019年以来竣工面积降幅已经出现收窄的迹象。到2019年下半年,竣工节奏的加快和新开工节奏的放缓可能给房地产投资带来下行压力。”鲁政委表示。

1-4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4208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0.3%,降幅比1-3月份收窄0.6个百分点。1-4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52466亿元,同比增长8.9%,增速比1-3月份提高3个百分点。

“今年1-2月销量增速大幅回落至2.8%。但随着地方政策边际放松频现(如人才引进等)及落户宽松政策的提振、流动性宽松逐步兑现,3、4月成交迎来改善。”中泰证券认为,预计2019年城市间分化将继续加深。一方面,多重利好下,一二线成交回暖好于预期;另一方面,棚改货币化安置力度走弱和高基数效应,三四线量价水平依然面临下行压力。

申万宏源总体评价表示,去年四季度以来地方因城施策放松,以及2019年棚改下行压力滞后的影响,导致3、4月基本面数据尤其是投资、新开工增速创新高,比较超预期。“4月商品房销售、开工、投资再创新高,预计5月小幅回落。”

■ 展望

“今年不太会再有刺激房地产的政策”

房地产超市场预期,成为托底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有业内人士表示,“2019年房地产不仅没成为拖累中国经济的因素,反而成为了经济稳定的关键。从目前的销售、开工、到位资金、库存来看,房地产或仍将托底中国经济企稳回升。”

业内如何看待未来房地产政策的走势?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近期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外界关心的房地产政策,今年不太会再有刺激房地产的政策。现在的房地产调控实行一城一策的政策,不会有全国性大调整的政策。不过,如果人民币出现大幅贬值的话,对于资产价格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今年需要防范这方面的风险。

评级机构穆迪近期在谈到中国房价表现时表示,受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推动,在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房价上涨势头依然强劲。但是,在房价持续强劲上涨的情况下,调控措施不大可能放松,因此穆迪预计年内房价涨势将放缓。尤其是,穆迪预计地方政府将继续微调其各自的调控措施来控制房价上涨以稳定房价。

在近期央行的媒体通气会上,邹澜也表示,2019年央行还将继续严格遵循“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以及“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目标,坚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

4月份房地产调控措施超60次 楼市去库存进入后续阶段

“4月份以来,各地包括部委针对房地产的调控措施累计超过60次。在一季度市场小阳春的背景下,最近房地产调控预期再次出现变化。虽然很多城市依然在发布人才吸引政策,但针对房地产调控的政策,最近转变成为收紧为主。”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张大伟表示,最近各地房地产市场微调不断,也有部分城市重申政策稳定,人才政策继续密集出台,市场针对房价上涨过快城市的政策预期再次显现。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月份至4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情况数据显示,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较快。数据显示,1月份至4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1.9%,增速比一季度小幅提高0.1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企业新开工面积增长13.1%,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2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增长8.1%,增速比一季度提高2.5个百分点;截至4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比3月末减少26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4%。

华尔街见闻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表示,从房地产施工、新开工面积看,更是出人意料。从施工面积看,1月份至4月份累计同比增幅为8.8%,这一增速是2015年以来的最高增速,甚至显著高于2016年至2017年的经济复苏周期。从房地产资金到位情况来看,同样结论类似,依然好于市场预期。从房地产库存看,开始于2016年的去库存仍在继续,目前房地产库存已经回到了2014年年中的水平,这一方面与房地产企业全面转向高周转策略有关,但也确实表明房地产整体风险不大。

从待售情况来看,4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51380万平方米,比3月末减少26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减少357万平方米,办公楼待售面积减少17万平方米,商业营业用房待售面积增加30万平方米。

5月15日,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4月份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跌幅为9.4%。这条曲线走势和预期是一致的,即继续下跌,但下跌的速度是越来越放缓了。总体上说,去库存已经进入到后续阶段,去库存速度不会加快。但特殊点在于,目前房企销售也有压力,面临部分去库存的问题,所以预计会出现打折促销的动作。

对于下一阶段房地产市场走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表示,从下一阶段来看,新开工面积等指标保持比较平稳的增长态势对下阶段房地产投资具有支撑作用,房地产投资代表着房地产市场的供给,从整体的房地产市场发展来看,还是要按照中央提出的“因城施策”、“一城一策”这样总的原则做好调控工作,最终做好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工作,实现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一线城市30-34岁人群为租房主力军 40%租客每年都换租

“约67%受调人群接受房租收入比在10%-30%之间,约25%受调人群接受10%以下,约7%受调人群表示可接受占比为30-50%,仅有约10%受调人群接受50%及以上的房租收入比。”近日,贝壳找房联合微博房产发布《有young青年租房指南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通过抽样调查贝壳找房平台近一年内的租房记录,以及结合在线调研的方式,描绘主要城市的租赁市场现状,并全方位展现当代青年的新租住观念。

整体租金呈下降趋势 新一线城市成交量上涨

“对除去广州的七个城市进行研究发现,其整体租金均值保持下降趋势。”《报告》指出,其所调查的城市重点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都、重庆、西安八个城市。分城市来看,2019年3月同期对比,北京、上海、深圳的月租金均有所增长,北京的涨幅最低,深圳涨幅最高。以成都、杭州、重庆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房租出现了下降,西安租金则保持同等水平。值得关注的是,调查数据表明,2018年9月至今广州租金也在整体下降。

从合租与整租两种租住方式出发,《报告》用更详细的数字揭示了各城市真实的租金水平。合租方面,八城市中,北京租金最高,平均约为2326元每月,其次为深圳约1946元每月,租金最低的是成都约811元每月;整租方面,深圳租金最高,平均约为5770元每月,北京紧随其后约5611元每月,重庆租金最低约1899元每月。

观察成交量的话,以北京、上海、深圳为代表的一线城市,交易量均出现了下降,在这之中,上海降幅最明显。而以西安、重庆、成都及杭州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交易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西安增幅最明显,《报告》分析主要原因之一应为西安推出的人才引进政策,极大刺激了当地的租房市场。

北京4000元可实现合租自由 深圳合租单间面积约为10平方米

数据显示,合租的话,4000元可以作为一个标准,租客基本能够实现租房自由。事实上,对于租客而言,相较于对市场走向的关注,他们更关心的是个人在所处环境中能获得的体验。对此,《报告》将不同价格区间与累计可租房源对应,帮助用户进一步了解所持用于租房的资金,能为自己带来多大的租住选择空间。以北京为例,4000元即可以租到98.5%的合租房源。

另一边,关于整租,《报告》表明,在北京4000元可以租到19.9%的房源,5000元可以租到37.6%的房源,6000元可以租到54.6%的房源。而同样价格相比,6000元在杭州可以租到90.2%的房源,成都可以租到97.8%的房源,西安可以租到98.5%的房源。不过,考虑房租收入比,《报告》指出在各个城市想要实现整租的租房自由难度相对较高。

《报告》除了研究不同租金区间直接决定的租房选择范围外,亦对城市租客的人均居住面积进行了统计。“从合租来看,八城市合租单间面积均不超过25.9平方米,其中,面积最大的是西安达到21平方米,最低的是深圳为10平方米;整租来看,八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为23.1平方米(按照一家三口人这种最基本的家庭形态计算),西安面积仍最大,达到 26.7平方米。”结合早前恒大研究院估算的数据,当前一线、二线、三四线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为25.9、32.0、33.5平方米展开分析,也就是说无论是整租还是合租的用户,其人均居住面积均低于标准。

上海租客相对更年轻 最舍得在住上花钱

一直以来,城市中到底是哪些人在租房子,他们有着怎样的租房理念,对于市场的发展与大环境的营造都有着极大的影响。《报告》发现,八城市租客群体年龄区间主要集中在25-29岁,占比约为29.8%,其次为30-34岁年龄段占比约为25.7%。分城市级别来看,一线城市年龄主要集中在30-34岁,新一线城市主要集中在25-29岁。上海却较为特别,25-29岁年龄段租客群体占比高达43.6%,与此同时,上海平均租金在八城中位列第三,综合来看上海的租客较年轻又舍得在住上消费。

实际上,从某种程度来说,换房的周期对市场的繁荣与否也有一定作用。《报告》显示:“整体来看,‘大于3个月,小于1年’占比最高,达到41.2%,这意味着约40%的租客每年都要考虑是否续租或者换房。其次是‘1到2年内’的长租,约22.8%。不过,广州与主流趋势不同,租客更愿意选择‘3年以上’的长租。”根据调研数据统计,约34%受调人群表示由于工作变动而搬迁,约28%受调人群是不满意租住环境,19%受调人群是迫于房租上涨,仅约3%受调人群表示是因为收入提高而选择换租。

有关更细致的租住诉求,《报告》调查表明,34.5%租客租房时首要考虑的因素是职住距离,22.5%租客关注房租,此外,交通便利性、安全性及周边生活设施也为部分人最为关注;面对整租还是合租的选项,若不考虑租金问题,65%的男性与71%的女性表示更愿意选择整租;至于通勤时长,54.7%的受调人表示期望在半小时之内,36.1%人群表示可以接受在30-60分钟之内,仅有1.1%人群可以接受超过2小时的通勤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