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的租赁人口约1.6 亿,租赁房屋 4600万套,未来,还将会有更多的人群通过租房来满足居住的需求,并有越来越多的房屋通过存量盘活和增量开发的形式进入到房地产的市场。而预计到2025年国内租金流量将接近3万亿元人民币,租赁人口达到2.3亿,住房租赁市场将是一片全新的蓝海。
在这片蓝海里活跃着各种各样的角色:一种是,以传统开发商转型涉猎长租行业的重资产型运营商;另一种是以第一太平戴维斯为代表的在住宅领域拥有丰富经验的顾问服务商。
双业务线助力市场发展
第一太平戴维斯住宅租赁部助理董事蔡春焕介绍,在运营方面,目前第一太平戴维斯有两条相关的业务线:首先是其住宅租赁团队,该团队包括租客代理和业主方代理双向业务,主要为海外及本土开发商、业主、及租户提供全面综合的住宅租赁方案,包括完整的搬迁安居服务、市场分析、租赁谈判及前期准备等,第一太平戴维斯将以终为始地为长租公寓的运营提供市场有效专业的租赁客户画像和需求分析导向,切实落地到长租公寓的运营及管理的实质;第二条业务线为其服务公寓SAVILLS RESIDENCE 团队,该团队将凭借其在专业领域的丰富知识和操作经验以及对租赁市场的独到见解,为投资者、开发商及业主提供专业的顾问服务、有效增值方案和营运管理服务。其中,管理服务包括建筑的设计初期、发展中期和建构完成、以及后续的市场营销、管理和日常运营等方面。
第一太平戴维斯的长租公寓业务重点还是将放在高端市场,那么第一太平戴维斯将如何定义高端?蔡春焕表示,首先,售价是衡量物业品质的一个重要的可以量化的标准。随着北京住宅市场的发展和物业的不断升值,第一太平戴维斯将基于不同物业、不同时间以及不同地点的售价标准来定义高端项目,以2015年及以后的住宅项目为例,北京单价在6万/平米以上的基本可以定义为高端。
而在北京,这种高端项目则主要分布在东部各成熟商务区及周边。早些年跨国公司的外派高管人员对于高端项目的租赁需求旺盛,而近些年,出于成本考虑,更多跨国企业倾向于本地雇佣,国内租户开始成为需求增长的主要来源。除了首要的地理位置因素考虑,开发商或服务商也应该在项目品质,物业管理,景观,配套,服务等方面来满足这些租户的需求。
长租公寓向社区化方向发展
而谈及长租公寓市场的盈利情况,其研究及顾问咨询部高级经理李想表示,短期看,目前长租公寓的收入来源仍以租金为主,其他增值服务也尚未能匹配,盈利空间有限。而从中长期来看,长租公寓的运营主体可以强化后续服务的增值空间,将长租公寓向社区化方向发展,采用“住房+服务”模式,以增加盈利的空间。
李想进一步介绍,目前长租公寓的服务模式不应仅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而更应该在此基础上更多的融入休闲、社交等附加功能,这也是80、90后租房一族非常感兴趣的方面,因此长租公寓运营者可以在基本的居住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公寓的居住体验,完善租前、租期中及租后服务,除租金外,社交、物业、社交、场所等增值性服务将成为长租公寓发展盈利点的关键。
目前在长租公寓的运营中,主要有“重资产”和“轻资产”两种模式,而轻资产的模式相当于“二房东”的角色,前期不需要大量资金拿地或者收购物业,因此资金需求相对较少,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复制和拓展;而选择重资产模式的企业拥有资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因此企业可以同时获得租金收益和资产升值收益。但是,重资产模式的主要难点在于收购资产或者土地时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开发周期长,同时在购买资产、项目开发以及改造过程也存在一定的难度与风险,各有利弊。
谈及第一太平戴维斯在长租公寓这片蓝海中的布局,蔡春焕表示,在全球拥有超过700家办事处、30,000名员工,并且专业服务遍布全球60多个国家的第一太平戴维斯,将凭借其在全球住宅平台服务领域的国际视野以及扎根中国房地产市场超过20年的经验和洞察,从长租公寓的前期顾问、市场研究、物业顾问及管理、租赁服务、运营及资产管理,到评估估值以及后期的大宗投资交易需求等方面,助力长租公寓市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