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朱莹
“经历28个月的史上最长楼市调控之后,目前调控已见成效,政策继续从严似无必要,并且目前正遇经济有下行压力之际,在目前稳经济的背景下,政府对房地产的调控基调也由压转稳。”华创证券研究所房地产行业首席分析师袁豪表示地产主流房企估值已经处于底部,看好行业发展。
中国证券报:近期市场屡屡传出部分城市放松房地产政策的消息,您对此如何点评?
袁豪:今年下半年开始,住宅成交逐月走弱,房价略有下降,土地市场快速冰冻,经历28个月的史上最长楼市调控之后,目前调控已见成效,政策继续从严似无必要,并且目前正遇经济有下行压力之际,在目前稳经济的背景下,政府对房地产的调控基调也由压转稳。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对房地产行业的表述由去年会议的“差别化调控”变为今年会议的“分类指导”并强调“夯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以及随后住建部工作会议中强调“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以及“因城施策、分类指导”,地方政府的自主权将有所提升(包括责任),预示着2019年房地产调控或将遵循因地制宜的、有松有紧的、更为灵活的“因城施策”,近期菏泽、广州、珠海的政策微调也符合该思路。
中国证券报:2018年是房地产调控较严的一年,展望2019年,房地产政策将会如何演变?
袁豪:为了逆周期调节稳定经济,目前宏观政策已转向趋松,而参考可比较的2011-2012年楼市放松节奏以及2019年二季度房地产上下游共振走弱时点,预计2019年二季度前中央层面楼市政策或有缓和。不过,本轮周期的城市间周期错位、低库存、居民杠杆率略高等三大差异决定政策路径将不同以往,城市间周期错位要求更灵活的因城施策,调控权责或将下放地方政府,政策松紧将更因地制宜;低库存则要求供需两端同时放松,供给端放松包括限价、限售、供地及资金等,需求端保障刚改需求、继续打压投资需求,其中对于刚改需求的信贷错杀或将有所修复。此外,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正在研究设立,望将加大对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和新市民租房购房的支持力度;三四线居民杠杆率略高将制约三四线的政策空间(包括棚改),预计一二线宽松、三四线平稳。
中国证券报:2019年房地产基本面情况预测?房价走势如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