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买房是很常见的买房付款方式,购房者在办理贷款买房时对于贷款期限都很矛盾,贷款期限是购房者在贷款过程中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衡量买房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很多人都在20年和30年之间徘徊,当然,经济实力较强的人也可能会选10、15年等。然而,面临这个问题,很多人都说“贷款期限越长越好”,那么贷款期限真是越长越好吗?
一、贷款期限真的是越长越好吗?
这并不绝对,贷款期限还是应该结合自身情况而定。首先银行在审批房贷时会对借款者的资质进行考察,包括个人的还款能力,也就是月供和收入的比例。如果这一比例过高肯定会影响日常的开支和生活质量,但好在这可以通过调整贷款期限来改变,一般要求月供不能超过收入的50%。
年龄也会影响贷款期限,一般来说贷款者的的年龄加上贷款期限不能超过70岁。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工作能力和收入也会发生改变,银行为确保借款者能够按时还款,在确定贷款期限上有很严格的限制。
如果借款者在贷款时已经50岁,那么贷款期限是不可能达到30年的。也就是说,如果贷款者的年龄如果过大,从一定程度上贷款期限也不太可能很长。因此贷款期限的长短是由多方面因素来决定的,在选择的过程中要慎重考虑,要实现房贷和收入之间的平衡,才不会增加自己的负担。
二、如何选择合适的贷款年限
借款人选择贷款年限要考虑这几个方面:利息的可承受程度、自身经济能力。
1、利息的可承受程度
在贷款方式、额度、利率都一样的情况下,贷款年限越长所需支付的总利息越多。
2、自身经济能力
借款人申请贷款,自己要考虑对应的月供能不能承受,银行也要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做评估,防范自身风险。月供占借款人月收入30%左右时,不会对借款人生活产生太大影响;银行要求借款人在贷款时提供收入证明,且需要满足月收入能够覆盖月供及其他负债的2倍,也就是说借款人的月供不能超过借款人月收入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