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旅行家入滇记:不是”药神”只是想阻止各位虚度人生

从“88年中年妇女”到“95后孤寡老人”,从“油腻的中年男子”到“第一批90后已经秃头了”,从“熬夜护肤”、“党参可乐”到“枸杞保温杯不离手”……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感叹“老了老了”。

我们这一代人对“衰老”这一人生的必然经过所产生的焦虑,似乎比任何一代人都要更为强烈。但事实上,衰老的真正开始,不是眼角的皱纹,也不是头上的白发,而是一个人开始对生活失去了热枕,对周围的事物丧失了兴趣,困于单调重复的日常而无法自拔。

我们有多少人的人生,又何尝不是被困在了“某一天”。家里到公司的路,你闭着眼睛也能走;哪里的外卖最便宜、哪里的水果最新鲜,你如数家珍。日复一日的工作和生活,单调地重复着,像一滩死水,惊不起任何的波澜。

我们该如何不让自己的心,比身体更早老去呢?

旅行,便是最好的抗衰老“神药”。

保持不断探索的心,便能帮助你更好地发现自我。

奇妙旅行家,一群有着好看皮囊,又不失有趣灵魂的“神秘组织”,他们并不是“药神”,只是想阻止各位虚度人生。

这几日他们又遵循了自己的内心,行走于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

2300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割据,楚将庄蹻率10余万精兵锐将往西南挺进,便被此处野性而不失生命力的美所吸引,拥兵为王,建都立国,远离中原。

传闻汉武帝时,听说西南有一古道通往身毒(印度),但古道掩蔽于崇山峻岭,很难寻觅,除非能看见七彩祥云。于是,武帝便常在宫中遥望西南,希望能发生奇迹。一日,武帝终于看见西南天边有一片七彩祥云,美丽异常,急派使臣追寻。使臣披星戴月、翻山越岭,一直追到了西南夷,发现七彩祥云驻留于此。汉武帝被其山清水秀、万物相和、彩云南现所吸引,便为此处命了名。

937年,段思平于此建立大理国,南传、北传、藏传三大佛教在此交流融合,纯粹的信仰,让大理国人心和合,百业兴旺,310多年来,无战乱纷争,成了一方净土。

抗战期间,200余位师生由北向南,步行千余里来到此处,建立西南联大,8年间一直弦歌不辍,为后人留下自由、理性的精神遗产,竖起了文化的灯塔。“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从那时起,便一直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生长,时至今日,依然闪耀如初。

1968年,此处开始接收并安置下乡知青,来此的十余万知青中,走出了上世纪文化热、启蒙潮的标杆人物。他们都从此处纯粹质朴的生活中收获了最难能可贵的人生回忆,这些感受和启发在别的时间别的地点几乎是永远不可能找到的。

30年前,从西伯利亚出发,红嘴鸥“误打误撞“地来到了此处,而后每一年,不顾任何狂风暴雨、不顾任何艰难险阻,即便要飞跃6000公里,都一定要赴这一次年度之约。是什么让它们坚持了下来?是为了过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生活。

奇妙旅行家入滇记:不是"药神"只是想阻止各位虚度人生

这个神奇的地方是哪里?

这个神奇的地方,便是云南。

奇妙旅行家入滇记:不是"药神"只是想阻止各位虚度人生

7月6日,七彩云南·古滇名城开启了一次为期6天5晚的入滇探索新旅程,并诚邀腾讯文旅王牌栏目《奇妙旅行家》主播马玛丽、李晓莹suri、晚安sky浪子、甜成橙、滢萱等资深自媒体达人,一同重走南方丝绸之路,沿着云南文明的发展路线,探索古滇,发现自我。

奇妙旅行家入滇记:不是"药神"只是想阻止各位虚度人生

儒勒·凡尔纳曾在《海底两万里》中这么写到:你只有探索才能知道答案。

人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是在一次次探索中逐步形成的;而人们对云南魅力的认知,也是在一次次入滇的探索中逐步形成的。

入滇史,其实就是一部浩渺如烟的云南发现史。就在一个个来与留的故事中,滇文化惊艳了世界。

奇妙旅行家入滇记:不是"药神"只是想阻止各位虚度人生

云南野性而充满生命力的美,你不进一步接触就永远无法了解其真谛,你不真正入一次滇,你就认识不到自己寻觅已久的理想生活,原来不在他方,原来就在此处。

你是愿意做被繁杂日常所困的笼中之鸟?还是一只每年飞越6000公里只为去昆明追求“理想生活”的红嘴鸥呢?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凭海临风,唯愿一醉方休,与三两好友,收拾行囊,这就出发吧!出发去找这一天新似一天的生活,出发去探索云南,发现自我,寻找生活本真~

奇妙旅行家入滇记:不是"药神"只是想阻止各位虚度人生

▲ 回归自然,不忘本真

酣畅尽致,不负此生

“入滇记”旅途上的每一天,都是未知的,旅途上的每一处风景,都是崭新的。对诗与远方的渴望,早已深深地镌刻在每一位奇妙旅行家的基因中,无法剥离。一天新似一天的惊喜,沿途路上从未见过的景色,空气中弥漫的自由味道,让人完全忘却了疲惫和劳累,内心只有对云南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奇妙旅行家入滇记:不是"药神"只是想阻止各位虚度人生

重走南丝绸之路——就像一坛上好的竹叶青,每次揭坛开饮,那醉人的味道,回味绵长,历久弥新。

自然篇

脚下是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博南古道

眼前是原始森林的斑驳树影

腐叶覆盖着古驿道,青苔爬上了石头

野生菌肆意地生长,雨雾笼罩着整座森林

当年马帮赶马的铃铛声,似乎还回荡在耳边

行走于华松林

能切身感受到云南果然是造物主偏爱的土地

这种自然生态及资源的丰富和多样性

在其他地方几乎是难以想象的

而生活在云南,这些便是日常

奇妙旅行家入滇记:不是"药神"只是想阻止各位虚度人生

▲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云南十八怪

其中一怪为“三只蚊虫炒盘菜”

一怪为“蚂蚱能做下酒菜”

因为有动植物王国美称的云南

森林里、草沟中植被茂盛

能孕育出许多品种的昆虫

故而云南人对昆虫宴那都是赞不绝口的

奇妙旅行家们来到了云南

也是绝对不会错过大自然此等特别的馈赠

虽然开始的时候还是对这些“高蛋白”有一些敬畏之心

但是等到下了筷、入了嘴、进了腹

那才算是真真切切地体味到了舌尖上的云南

奇妙旅行家入滇记:不是"药神"只是想阻止各位虚度人生

历史篇

云南驿乃云南缘起之地

茶马古道上最繁华的集散地

走进这座千年古镇

一条青石板路连接着翻腾的云海

就这么毫无保留地展现在所有人的眼前

云南历史的一角就这么静静地翻开了篇章

奇妙旅行家入滇记:不是"药神"只是想阻止各位虚度人生

霁虹桥乃“西南第一桥”

“世界上最古老的铁索桥”

这里就是连接当年丝绸之路的咽喉

伴随着怒涛呼啸的红色江水

那些深深烙下马蹄印的石板

那些锈迹斑斑的铁链

都在诉说着历史的沉重

雄关漫道,沧江险浪,蹄痕深深

悲怆豪雄之气油然而生

不禁让人忆起民国年间谢式南的诗

“笑指青天月一弯,请歌一曲博南山。

博南往事君知否?金齿西来是汉关。”

奇妙旅行家入滇记:不是"药神"只是想阻止各位虚度人生

滇缅公路是一条用手指刨出来的公路

东起云南昆明

西出边境重镇畹町

与仰光公路相接

穿过了中国最坚硬的山区

跨越了最湍急的河流

蜿蜒上千公里

它像一条长长的脐带一样

是靠20万中国妇孺老幼用手指一点点挖出来的

就这么铺陈在了每一个拥有美好新生活的人面前

让人不由地心生敬意、心怀感激

奇妙旅行家入滇记:不是"药神"只是想阻止各位虚度人生

▲ “滇缅公路——用手指刻出来的公路”

人文篇

龙氏族群数百年来通过祖宗留下的手艺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

将古法造纸这一“千年不朽”的非遗技艺代代传承

亲身体验过高黎贡古法手工造纸技术后

才能明白人和自然那种特殊的交流方式

人与自然通过古法造纸保留着最朴素的联系

记录下当下美好生活的点点滴滴

“入滇”让奇妙旅行家们又一次焕发了新生

奇妙旅行家入滇记:不是"药神"只是想阻止各位虚度人生

奇妙旅行家入滇记:不是"药神"只是想阻止各位虚度人生

一寨两国中的国境线以竹篱、村道、水沟、土埂为界

中国的瓜藤爬到缅甸的竹篱上去结瓜

缅甸的母鸡跑到中国居民家里生蛋

在这里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寨子里的老百姓语言相通、习俗相同

他们同走一条路,共饮一井水,同赶一场集

和睦相处,世代相承

奇妙旅行家入滇记:不是"药神"只是想阻止各位虚度人生

风景篇

当夜幕降临了,华灯初上

褪去了白天的游人如织、熙熙攘攘

飞檐翘角的古楼

迎风摇曳的大红灯笼

干净整洁的青石板古街

沿途欢快的流水声

让整个大理古城都显得诗意了几分

此情此景对于大理人民来说不过是再熟悉不过的日常

但是对于其他人而言,不被其吸引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奇妙旅行家入滇记:不是"药神"只是想阻止各位虚度人生

奇妙旅行家入滇记:不是"药神"只是想阻止各位虚度人生

▲ 蓦然回首,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

不同于丽江的多情和双廊的清高

和顺古镇如其名字一般静逸安宁

不太平坦的街道始终带着光

走进这里,一切都显得安静祥和

可以留足时间

与自己的内心来一场许久未有的长谈

云南,就是这样一个岁月静好的地方

奇妙旅行家入滇记:不是"药神"只是想阻止各位虚度人生

奇妙旅行家入滇记:不是"药神"只是想阻止各位虚度人生

彩云之南

舒爽的气候

总不失约的红嘴鸥

取之不竭的丰富物产

永不能忘的记忆

那多元的人文

美如诗画的山水

让我们有什么理由

不来入一次滇

不感受一回肆意的人生

不探索一下内心的真我

入滇史,是一部浩渺如烟的云南发现史

入滇记,是一次向着云南出发

向着南丝绸之路出发的探寻记

它连接着过去、现在、未来

包含着对生活一天新似一天的美好期许

遇见新云南,遇见新自己

就像我遇见这花,就像我遇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