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iving(共享居住),一个近几年在全球和中国慢慢被人熟知的词汇。作为商业和生活方式的新物种,Co-Living(共享居住)到底是什么?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行业标准。共享际作为全球Co-Living的先锋实践者,从2016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八个项目来诠释了我们自己对共享居住的理解。
共享际@国贸 Airbnb民宿
Co-Living(共享居住)有两个重点,一个是LIVING(居住),一个是CO(一起、共享、共同)。共享居住空间里的核心是居住,而居住的物理形式是多样的,它可以是长租公寓,可以是特色民宿,也可以是精品酒店。而它之所以不同于以往的居住体验,灵魂在于共享,在于社群。
在物理空间上,除属于完全私人空间的房间设计外,共享居住更重视公共区域的互动设计与功能嵌入。比如共享厨房、共享客厅、共享洗衣房、健身房、咖啡馆、书吧等,它们即是共享居住的配套设施,同时也是共享客(共享际入住客人)相互遇见社交的场所。
在精神层面上,共享居住的精髓在于社群和活动。Co-Living中CO的具体形象化其实就是COMMUNITY(社群)+EVENTS(活动),通过社群活动,让居住在这里的共享客有一种归属感。
比起Co-Working(共享办公),Co-Living共享居住是一个更多业态更复杂的复合型空间。除了公寓、办公,共享际还在共享居住中引入了商业和娱乐。创意餐饮、专业体育场馆、IMAX电影院、无人超市, 共享客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最优质的商业配套和娱乐休闲。
从WeWork的共享居住试验项目WeLive,到纽约新玩家The Assemblage,到德国最大的共享公寓运营商Medici Living,到中国的共享际,更有归属感和社群感的Co-Living共享居住逐渐成为了全球新一代年轻人越来越追求的潮流生活方式。
如果说非要给共享居住套个公式,那么它可能是“共享居住=居住+办公+商业+社群+活动“ (Co-Living=Living+Community+Events)。只要你愿意,除了睡觉的床,一切空间和生活都是可以共享的。这样的共享居住生活在三年前还仅存于我们美好乌托邦的梦境里,但现在它已经在共享际的8大社区扎根,慢慢生长起来,成为个性十足的共享居住社区。
八大项目、5条产品线
成立至今,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共享际开业项目已达八个,并细分了五条Co-Living共享社区产品线,分别为:
聚焦社群、跨界合作
除了共享办公、长租公寓以外,共享际还是一个将各种有趣的商业IP和各种社群活动整合在一起的内容运营商。在共享际看来,为新一代年轻人群创造高品质的生活方式,打造人与人、人与空间无缝连接的社群生态,不仅在于满足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在于对城市更新发展的一种使命感。
运营3年期间,共享际举办社群活动超过1100次,其中包括壹元戏剧工坊、Plogging捡垃圾跑等公益活动,并与宝马、联想、京东、Nike、Lululemon等150多家品牌进行了跨界合作。丰富的社群活动让共享际的空间拥有了更多社交属性,让人们在线下面对面的交流中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生活,一起成长,即为共享居住。
共享际 X BMW X2在合作的办公空间内
举办的新品发布会
智能化运营、提供会员增值服务
今年4月共享际的APP已全新改版,除了智能化扫码门禁、线上工位、公寓预订等功能外,还增加了社群活动报名、新鲜事发布等社交功能,实现线上、线下的闭环连接,让更多用户在这里产生各种交易和碰撞。
另外,共享际还即将推出增值付费会员专区,甄选相应的产品和社群活动优惠服务共享客们,通过打造美好的社群生活方式,让更多人可以享见同类,发明生活。
未来可期,趋势待发
为了继续完善共享际的生态圈,扩大规模、增加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同时作为公司的战略布局,共享际已于2019年开始进行运营管理及品牌输出,会针对意向合作方的闲置资产进行不同的Co-Living项目定位,提供设计改造、运营管理、招商推广、品牌宣传、社群建设等方面的一系列服务,借助共享际所拥有的海量商业及活动IP的内容传播和场景提供,帮助客户不断沉淀流量、实现流量闭环,获得规模的获客能力。
在不久的将来,共享际还将有三个重点新项目蓄势待发,分别为:位于二环核心区的杂志阅读主题酒店念念行旅、东四胡同里于住办商为一体的共享戏剧主题社区,以及位于阿那亚的滨海度假空间。
阿那亚
位置:秦皇岛黄金假日滨海度假城
业态:居住、娱乐、体验类空间,完整生态
经过三年的实践,共享际Co-Living共享居住的全新生活方式在业内树立不少口碑项目。未来,共享际将继续着力发展城市存量资产的升级和改造,深耕空间内容运营和社群运营,聚焦空间、内容与人的相互融合,为城市创造力阶层打造一个囊括居住、工作、健康、休闲、文化、娱乐等立体内容的Co-Living一站式空间,重塑城市生活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