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房产天津4月26日消息 (陈婷婷)近日,由新世界中国地产有限公司开发的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综合体项目再次亮灯,向外界呈现其建设成果,项目预计在2019年年内竣工。此前,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在2019年跨年之夜成功举行亮灯仪式,宣告北方新地标迎来新的里程碑。
据了解,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综合体作为新世界中国在天津践行“予城新蕴”品牌承诺的标杆项目,未来将立足于构建超高层施工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打造智慧建筑的样本典范,进一步助力滨海新区加快创建繁荣宜居智慧新城。
根据世界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学会(Council on Tall Buildings and Urban Habitat)发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4月,项目主体建筑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在“已建成及已封顶超高层建筑类别”位列中国长江以北第一高楼、全中国第四高楼及全球第八高楼。未来,项目将通过布局多元化业态,打造全新的商务服务和未来生活体验,构建引领天津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新型商业引擎。
图一: 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刷新了滨海新区的城市高度
在接受腾讯房产采访时,新世界中国董事兼副行政总裁陈礼文先生表示,“天津这个城市发展前景广阔,充满活力。我们在打造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综合体项目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天津既有的城市文化和未来的发展战略,力争将其打造成为符合天津城市定位、能带动区域发展腾飞的优质综合体,帮助天津绽放出更精彩的韵味。”
图二: 新世界中国董事兼副行政总裁陈礼文先生(右)及新世界中国项目总监邱华凯先生(左)接受媒体采访
新世界中国项目总监邱华凯对项目的新技术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他说,“大型综合体、超高层建筑工程量庞大,尤其是天津作为港口城市,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为项目建设带来不少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采用高度专业化的技术及管理方法来解决多方面的建设难题。面对这些挑战,新世界中国与时俱进,在新技术的应用上‘洞见未来’,积极运用最新的科技和工艺解决实际问题,化解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难题,打造智慧建筑。”
邱华凯介绍,作为坐落在滨海城市的大型综合体,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综合体项目充分考虑到了临港风力为建筑带来的阻力,以流体几何造型来大大减少风阻,并为节省建筑材料奠定基础。 在外观上,整个建筑的平面玻璃面板系统及窗框系统跟随建筑外立曲面而变化,突出了塔楼收分部分的比例,同时又巧妙地与曲线倾斜的结构相呼应,使建筑呈现出富有活力动感的视觉感受,与天津的良好发展前景相得益彰。
图三: 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综合体项目的建筑外型呈现出活力动感
在项目信息化方面,周大福金融中心综合体项目全面使用了建筑资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来实现信息化管理,提升施工效率。例如,塔楼的整个外立面由约15,000个幕墙单元板块组合而成,需要约1,300多种不规则四边形的幕墙单元板。项目团队运用BIM技术对幕墙系统及后续安装工序进行模拟、优化,大幅减少了玻璃及型材的种类数量,降低了建造难度,并实现环保建设。
同时,考虑到项目使用年限较长,项目团队还创新开发了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全天候监测、判断及预警建筑结构的健康状况,尤其是在发生台风、地震等极端情况下,做到及时评估结构的适应性和可靠性,从而提升建筑的使用安全性。而系统所收集的数据,也会成为行业建设超高层建筑的参考资料,为建设更多优质建筑提供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