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BAT依靠强大的网络资源把控了线上流量入口,那么链家则依靠庞大的社区门店,坐拥线下“流量”,如何把这些“流量盘活”,如何增强社区黏性?链家一直都在行动,也因此有了“社区好邻居”的定位。
9月22日,链家又打出一个大招,成立链家志愿服务队,提供便民服务,进一步深耕社区资源。这一次,链家并不是单独行动, 而是选择了强大的合作伙伴——朝阳共青团与北青社区传媒,加入“志愿北京大家庭”。
志愿服务队成立的发布会现场,团市委副书记李健、市志愿服务指导中心项目发展部部长肖树生、朝阳团区委副书记(主持工作)郭勋、链家副总裁贾生平、链家首席市场官宋琦、北青社区传媒董事长田科武等共同出席。
宋琦表示,链家拥有天然服务社区的优势,成立链家服务队将使链家服务水平更上一个台阶,为社区提供更细化的服务,践行社区好邻居的定位。
首批志愿服务队员“持证上岗”
志愿服务队成立当天,也是链家首个“便民服务日”。志愿服务队的广大队员身着志愿者统一服装,走上街头开展整理单车、美化环境、为百姓送水等系列社区志愿服务。今后每年9月22日,“链家便民服务日”都将成为首都志愿服务领域的一条亮丽风景线。
链家志愿队的成员全部经过严格筛选而出。只有遵纪守法,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同时具有奉献精神,有志于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具备与所参加的志愿服务项目及活动相适应的身体素质,并愿意接受所在志愿者组织和相关部门的管理和协调,才可成为志愿服务队成员。申请者自愿申请,通过审核方可领取“链家志愿者志愿服务证”,属于“100%持证上岗”。
在激励方面,志愿服务队依托“志愿北京”平台为每一位志愿者建立档案,并记载其服务情况,对服务时间长、服务效果好的优秀志愿者进行表彰奖励,通过推行“时间储蓄制度”,使公益活动成为爱心储蓄类事业,吸引更多人参与。
链家副总裁贾生平指出,链家希望联合权威机构建立一支规范的志愿团队,形成标准完善的志愿服务体系,组织链家志愿者参与扶贫救弱、义务帮扶等公益性服务工作,培养全体队员的公民意识、奉献精神和服务能力。
植根社区开展便民服务
“链家志愿服务队”将围绕社区公益服务、节日公益活动、日常便民服务以及便民服务日等服务展开,形成制度化、专业化、常态化的志愿服务体系。
在社区公益服务方面,“链家志愿服务队”计划每季度举办一次社区房产交易知识科普讲座,资深经纪人作为志愿者在社区进行房产知识宣讲、房产风险防范、房产权益维护等演讲。
在节日公益活动方面,今年链家志愿队将组织志愿者走进北京400个社区,与社区居民共度中秋与国庆佳节。
在日常便民服务方面,链家志愿队为社区居民免费提供应急打印复印、应急雨具、爱心图书捐赠点、便民饮水、应急电话、应急上网、应急充电、询路指引、高考休息站等服务,社区居民可到任意链家门店寻求帮助。
事实上,链家在近十六年的发展史中,着手志愿公益事业已十一年。
自2006年修建第一所爱心小学以来,链家公益在精准扶贫及社区便民领域持续发力,目前已建成8所爱心小学,120所爱心图书馆,收集超过47.8万册图书。为推动实现教育公平,链家利用本企业闲置的电脑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为边远山区的孩子建立电脑教室,并与专业公益组织合作“智播启赋计划”,利用互联网在线教育平台,为这些学校定制在线课程,让城市里的老师通过网络给山区学生们上课。同时,链家对学校里家庭贫困、成绩优秀的小学生提供资金资助。
在医疗扶贫领域,链家邀请专业机构在甘肃靖远县进行先天性心脏病义诊筛查,并捐助善款,帮助孤贫的先心病和白血病患儿接受手术。
依靠企业多年扎根城市社区积累的大数据资源优势,链家早在2014年就启动了“链家在身边”社区志愿公益项目,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贴心的志愿服务,致力于做居民的“社区好邻居”,
“链更多爱 暖更多家”是链家志愿公益的核心理念,在不断创新公益方式的过程中,链家聚集内部经纪人,号召更多社会人士参与公益,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政企合作建立制度化志愿服务体系
国务院近日颁布《志愿服务条例》,对志愿服务组织的法律地位、规范管理和扶持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规定,有关专家表示,这将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常态化发展,提升志愿服务的整体效能。链家与朝阳共青团、北青社区传媒紧,通力合作,经充分酝酿筹备,成立链家志愿服务队并加入“志愿北京”,成为北京志愿服务的有力补充。
据介绍,2008年开始,志愿服务开始逐步有了更多的成绩,并逐步发生改变,已从大型活动志愿服务保障转向了社区服务,涉及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志愿北京平台发布的项目已经有6万个项目,服务体系100多类。
北青社区传媒董事长田科武表示,链家有很多社区网点,也有一套服务规范与标注,链家服务队的成立及加入,将让志愿服务更好地满足居民日生活的需求,对长时段的志愿服务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