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房产北京站 陈梦琴)提到酒仙桥,无论是北京居民还是外地游客并不陌生,这里诞生了北京最著名的艺术区域——798。然而,与之浓厚的艺术氛围相反的是,这里的商业格局却一直是区域短板,直到2012年颐堤港的开业,为该区域带来新的生机和商业活力,也释放了酒仙桥、望京地区潜在的消费力。
5年来,颐堤港不仅以高速的业绩增长成为北京商业地产中的明星项目,也成为酒仙桥区域的时尚、消费新地标。近日,北京麟联置业有限公司(颐堤港)董事兼总经理李志豪接受腾讯房产北京站专访,他表示,“随着区域的城市更新,新的公共设施、住宅、办公楼建设,我们充分融入其中,带动区域发展,让颐堤港成为生活和社区的一部分。”
北京麟联置业有限公司(颐堤港)董事兼总经理李志豪
上半年业绩增长近七成
2012年9月20日,由太古地产和远洋商业合力打造的颐堤港开业。其零售区域——颐堤港商场引进了不少潮流品牌。然而,颐堤港所在的酒仙桥地区由于交通不便,一直被业界看做北京商业“百慕大”之一,开业之初,业界对于颐堤港的前景并不看好。
历经5年,酒仙桥原有的商业地产魔咒被颐堤港打破,太古地产8月17日发布公司今年上半年财务报告,内地零售物业表现强劲,其中位于北京的颐堤港购物商场上半年零售销售额增长68.5%。
对于颐堤港强劲增长业绩,李志豪表示,“分两个层面来解释。最深层次原因在于,颐堤港是长线投资项目,一直以来有长远规划,清晰定位,知晓每个阶段面对的事情是什么。”
此外,在李志豪看来,保持对客户的敏锐性也是颐堤港保持业绩高速增长的原因,“过去一段时间来,我们针对客户需求变化做了调整,引进了一些新的品牌。例如戴森在国内最大的旗舰店、造作的首家线下实体店、野兽派国内最大的全系列旗舰店等。颐堤港的餐饮、休闲、服装等品类整体增长都很好,尤其是新引进的品牌更符合市场需要,表现非常好。所以整体有较高的增长。”李志豪说。
图注:今年上半年,特斯拉颐堤港店的销售额位列全北京第二,戴森Dyson、多乐之日TOUS les JOURS、Bouthentique销售额位列北京地区首位
李志豪透露,目前颐堤港的客群已经不限于酒仙桥区域,客群越来越广,望京、顺义、丽都,甚至中关村,这些区域客群有很多共性,讲究生活品质、健康,不同的节假日会有不同的活动倡议,与颐堤港的定位不谋而合。包括星聚汇星星影城、MUJI无印良品和BHG精品超市在内的多家商户,可满足区域消费者不同生活方式的体验。在节能环保方面,颐堤港燃气消耗较2013年减少了近60%,并将楼层温差控制在3度以内。颐堤港商场及颐堤港一座分别获得了美国绿色建筑协会的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评级(LEED)金奖和白金奖认证。
打造属于客户的生活圈
随着颐堤港走向成熟,除了内部自身的应时而变外,与区域、消费者、品牌商家的良性互动也密不可分。
交通便是一个最直观的因素。2014年12月28日14号线东段的开通,连接了北至善各庄,南至金台路站的南北区域,同时又与6号线、15号线相交,辐射了更广大的地区,其中受益良多的便是酒仙桥段。交通带来的利好让颐堤港逆势成为盘活酒仙桥商圈的一颗棋子。
“交通完善、商圈成熟,我们不仅是要做一个社区MALL,覆盖3公里,去年我们调研的时候,是可以覆盖到5公里或者以上的。”李志豪表示。颐堤港开业之后,已经为周边居民和14号沿线居民提供购物、餐饮、娱乐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此外,随着政府对大山子交通枢纽的进一步改造,配合颐堤港1300多个充裕的停车位,路上交通也将更加便捷。
颐堤港更注重内在变化,也一直站在区域整体高度来规划运营。颐堤港在设计、建造、运营的各个阶段,都会考虑政府的城市更新计划、社区居民和消费者的需要,“随着区域的城市更新,新的公共设施、住宅、办公楼建设,我们充分融入其中,带动区域发展,让颐堤港成为生活和社区的一部分。”李志豪说。颐堤港室内通透、开阔的格局设计,让不少到来的顾客感到愉悦、放松。动线的设计也格外明晰、舒适,这样的设计让到访者逛起来不会有漫无目的、或者强迫消费的感觉。
值得一提的是,颐堤港一层还有一个面积达2,400平方米、挑高33米的室内冬季花园,光是活动区域就有一个篮球场大,成为很多品牌或电影娱乐活动热衷挑选的场地。近期颐堤港携手Wooderful life在冬季花园正式开启“森铃乐园”主题活动。颐堤港全面变身“森铃乐园”,满足人们关于自然、童趣和生活的想象,带给大家一方城市中的伊甸园。李志豪表示,“5岁的颐堤港还很年轻,今后,我们围绕整体消费群的需要,打造属于他们的生活圈,颐堤港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