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荥阳,新郑,上街迟迟不限购?因为它们才是郑州真正的底牌!

真二网 莫名

调控升级并未停止,仍在继续!

自3.17日以来,超过17个城市纷纷出台了限购和限贷的升级措施,像北京的10天9政,像厦门广州的新购房2年内限卖,力度比起去年10月大了不知道多少倍。

而这样的调控,正在继续,并没有因为清明节的阴冷天气而有任何缓和的趋势。

4月1日
南通限购升级。
4月3
北京限购再升级,这是20天内北京出台的第10个政策。
4月5日
河北霸州限购。

这个时候,很多人开始担心起郑州来,作为2016年全国涨幅前10的明星城市,郑州会不会迎来新一轮的暴风雨?

甚至有很多业内人士预测,随着这一轮的全国调控升级,荥阳,中牟等郑州周边地区很有可能都要加入到限购的队伍中来。

对此,莫名却有不同的看法:

荥阳,上街,新郑等环郑州区域,作为郑州房价的中和区,对于降低郑州房价“均价”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短期内同时迎来调控的可能性不大。

而中牟,由于房价已超过郑州均价,不具备中和属性,被限购的概率急剧上升,不出意外的话,下一个被限购的就是他了。

为了方便阅读,找到适合自己的内容,在此先为大家梳理本文逻辑:

1. 房价有继续上涨趋势的城市,才会升级限购,跟当前价格是不是过高无关。

2. 郑州目前房价趋势稳定,限购升级概率不大。

3. 房价中和区的重要性,导致了环郑区域被限购概率不大。如果一定要限,那么中牟才最有可能被限购。

4. 荥阳,新郑,上街的天花板都在哪里,还能涨多少?

1

只有满足这2点,才有升级限购的机会

限购,以及限购升级都是有套路的,不是随随便便想搞就搞的。中国有660个城市,目前限购的城市共计有46个,而3月17日后调控再度升级的只有20个左右:

3月17日,北京,石家庄,广州。

3月18日,长沙。

3月19日,保定。

3月22日,安徽临泉。

3月23日,成都,沧州。

3月24日,厦门,佛山,杭州。

3月26日,中山。

3月28日,福州。

3月29日,贵阳。

3月30日,南昌,青岛。

3月31日,天津,淄博。

仔细寻找规律就能发现,这些3月份限购升级的城市,都符合2个非常明显的特点:第一,房价持续上涨;第二,房子卖的火热。

你会发现同样房价逆天的北上深,好像只有北京在疯狂限购?你难道不好奇么,为什么上海深圳过完年后就一直没什么动静?

因为上海深圳房价已经稳了,没必要升级了。

北京3月二手房价上涨了600块,1%的增幅,这是在3月17日就开始“10天9政”的前提下,强行控制的结果。

再看上海和深圳的情况:

上海环比上涨0.2%,深圳没有上涨,这是二手房的情况,是真实的市场表现。

由此可见,调控是否升级跟房价的高低无关,只跟是不是持续上涨,或者是否有上涨的趋势有关。就像长沙,二线城市中房价垫底的存在,依然升级了限购,就是因为符合了这两个条件。

结合起来就会明白,调控升级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让房价平稳,而非让房价下跌,这也符合国家“不能大涨大跌”的要求。

不然的话,上海深圳都应该趁机出台更严厉的调控,然而事实上却并没有。

按照这个方向,我们再来看看郑州调控升级的可能性大不大。

2

郑州房价的现状,是否会让调控升级?

先看二手房的走势图:

目前郑州房价可以说保持的相当好,既没有大涨也没有大跌,非常的稳定。或者说,达到了某种“微妙的平衡”。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目前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是平衡的,所以价格才如此稳定。在这种平衡之下,郑州的有关部门不存在出台更严厉措施的必要性。

因为一旦限购升级,势必会打破现有的供需平衡关系。而一旦打破这种平衡,也必然会产生一连串的反应,不论是涨是跌,都不是有关部门愿意看到的。

而且,打破现有的平衡容易,再去建立新的平衡却很困难。

所以你才会看到,3.17日郑州发布了一个补缴社保不算数的声明,在限购升级的队伍里占个座,然后就再没有什么大动作。

不过作为郑州人大家心里都清楚,补交社保这个事儿,本来就是年前自己开的口子,只不过3月17日给口子封上了而已,不能算是真正的调控升级。

而且这一招也堪称绝妙,在基本不影响市场平衡的前提下,还能在限购升级上跟北京老大哥同步站队,给足了大哥面子,国家中心城市给郑州绝对不亏。

这是在郑州房价稳定的前提下,我们思考问题的逻辑。郑州不仅二手房平稳,新房的表现也相当的良好。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郑州新房房价甚至有小幅下跌的趋势。

再来看郑州官方给出的参考数据:

官方数据显示:17年2月新房均价10465元/平米。

看到这里你一定觉得不可思议。什么?郑州还有1万的新房?给我来一打!

别急,郑州房价之所以能在数据上这么稳定,并不是说数据不准,而是因为有荥阳中牟上街新郑这样的区域存在。作为房价中和区,可以说他们才是稳定新房均价的真正功臣。

3

荥阳新郑限购可能性极小,中牟限购可能性却很大

人生病了喝中药,药又苦又浓,加点水中和一下,才可以勉强入口。朋友聚餐要喝酒,酒喝多了烧胃,多喝点热水中和一下,胃里就舒服多了。

房价高了要限购,三环内房价太高,多卖点荥阳新郑中和一下,均价就低多了。这就是房价中和区的巨大作用,郑州有现在这样稳定的房价数据,多亏了这些环郑区域的中和。

(感谢地盘的图,省了很多查资料的时间)

目前,官方给出的郑州新房均价是10465元/平。

而一个北龙湖的楼盘动辄3万起步,这中间有2万的巨大差额,这还怎么卖?卖一套北龙湖拉高2万均价那不是找死。

但是,你北龙湖又不能不让人备案,还指望北龙湖的卖地收入补贴财政呢,这时候该怎么办?该怎么弥补中间的差价?

很简单,卖一套新郑的房可以拉低1600左右均价,卖一套荥阳可以拉低2300左右均价,卖一套上街可以拉低4000左右均价!

如果按照差价法来计算,卖1套北龙湖的房,要用13套新郑房来弥补差价,以此类推可以得出:

1套北龙湖房=13套新郑房;

1套北龙湖房=8套荥阳房;

1套北龙湖房=5套上街房;

(以上均为差价值)

在面积相等的情况下,卖一套北龙湖,只要能匹配上这些环郑地区的房,就能保证均价不上涨,就能保证数据真实又漂亮!

2016年底卖了那么多地,2017年又要推出那么多新地,一旦这些楼盘集中入市,郑州房价还不得飞上天?

放心,不会,就是因为有房价中和区的存在,所以才敢放心卖地,所以才不会出现合理合法合规买的地,但是就是不能备案的乌龙事件。

在这种情况下,你说要是新郑荥阳都给限购了,郑州房子还咋卖?新房均价还不得分分钟1万5?这可是50%的涨幅,谁能扛得住?

还有一个小技巧分享给大家,通常每个月月初的时候,都是环郑中和区的卖房备案高峰期,他们会根据上半月便宜房子的备案情况,再来匹配主城区的高价房,以此来保证当月新房房价数据上的绝对稳定。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东区的盘,都喜欢在后半月叫人备案的原因。清楚了这个逻辑,就能明白,这些可以拉低均价的城区,被限购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小。

然而不幸的是中牟,随着东区的发展,中牟均价已经超过了郑州10465的官方均价,成为了拉高均价地区新的一员,这个均价就如一个魔咒,一旦超过,没有不限购的。

曾经的13年14年,高新区也是不限购的存在,那时候才7千,后来不幸在16年超过了均价,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对于中牟,不说100%会被限购,90%的概率还是有的。

4

荥阳新郑至少还有1-2千的升值空间,上街的潜力最大

除去已经过线的中牟,剩下的这些环郑区域,登封新密巩义离郑州太远,地铁也没修过去,几乎不具备吸引郑州人去买房置业的基础。

想让郑州人去投资,至少得通地铁才中。除去这3个偏远一些的地区,就剩新郑荥阳和上街了。

谁是宝贝?

上街是大宝贝,荥阳新郑都是小宝贝。因为5套上街的差价就能换一个北龙湖,荥阳新郑都得要10个左右才够弥补。

下一步除了中牟,谁最有可能被限购?

新郑目前还有1600的上升空间,荥阳还有2300的上升空间,一旦超过这个限度,大棒子落脑袋上是必然的。

这其实也从侧面显示了一个道理:天花板在哪?

对于这些环郑区域来说,存在到现在依然没被限购的意义,就是拉低均价。那么很明显,郑州的均价,就是这些地区的天花板。

如果再换一个角度来说那就是,只要没加息,新郑荥阳今年可能会再涨1-2千,也就是20%的空间,等这俩地方都限购了以后,才是上街真正开始发力的时期。

长期来看,上街要走的路还有很长!作为最后一个有地铁的房价中和区,上街离天花板至少还有30%-50%的距离。

郑州的均价就像一个龙门,这些环郑地区就是一条条鲤鱼,而限购更是在水面上加覆了一层薄冰,增加了飞跃的难度。

跃过去了,就能跟大哥前辈们平起平坐,那个时候的前景,才真正的叫做不可限量。

· End ·

引导下载下端

//